汶上二首

· 王冕
汶水连洙泗,源源有所归。 圣贤诚可仰,风俗自相违。 落叶随风舞,孤鸿破雪飞。 纷纷名利客,到此肯忘机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汶水:指流经山东汶上县的河流,古称汶水。
  • 洙泗:指洙水和泗水,两条河流在山东曲阜附近汇合,曲阜是孔子的故乡,因此洙泗常被用来象征儒家文化的发源地。
  • 圣贤:指古代的贤人,特别是儒家文化中的圣人,如孔子。
  • 孤鸿:孤独的鸿雁,常用来象征孤独或高洁的志士。
  • 破雪飞:在雪中飞翔,形容孤鸿的坚韧和不屈。
  • 忘机:忘却世俗的机巧和纷争,指超脱世俗的心态。

翻译

汶水与洙泗相连,源远流长,归宿明确。 圣贤的品德实在值得敬仰,但风俗却与他们相背离。 落叶随着风儿翩翩起舞,孤独的鸿雁在雪中破空飞翔。 那些纷纷扰扰追逐名利的客人,到了这里是否愿意放下机巧,忘却尘世的纷争呢?

赏析

这首诗通过对汶水与洙泗的描绘,表达了对儒家文化源远流长的敬仰之情。诗中“圣贤诚可仰,风俗自相违”一句,既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,也反映了现实社会风俗与理想之间的差距。后两句以落叶和孤鸿为喻,形象地描绘了超脱世俗、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。最后一句则对那些沉溺于名利的人提出了质疑,暗示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。

王冕

王冕

王冕,字元章,号煮石山农,亦号“食中翁”、“梅花屋主”等,浙江诸暨枫桥人,元朝著名画家、诗人、篆刻家。他出身贫寒,幼年替人放牛,靠自学成为诗人,画家。他以画梅著称,尤工墨梅。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、谴责豪门权贵、轻视功名利禄、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。他性格孤傲,鄙视权贵。有《竹斋集》3卷,续集2卷。存世画迹有《三君子图》、《墨梅图》等。能治印,创用花乳石刻印章,篆法绝妙。[1]在小学课文《少年王冕》里写到,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,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。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,隐居会稽山中,得病去世。 ► 71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