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道阳

· 王哲
已得灵符万事休,百冤退尽任他愁。 好把琼浆添满腹,更将金髓灌盈头。 都为十因得此由,翁婆婴姹住绸缪。 教我携将三直柄,请公认取一弯钩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灵符:道教中具有神秘力量的符咒。
  • 琼浆:比喻美酒或甘甜的饮料。
  • 金髓:比喻珍贵的精髓或精华。
  • 十因:指多种原因或条件。
  • 翁婆婴姹:指老人和小孩,泛指家人。
  • 绸缪:缠绵,形容关系密切。
  • 三直柄:具体含义不详,可能指某种工具或象征物。
  • 一弯钩:可能指某种工具或象征物。

翻译

得到了神秘的符咒,一切烦恼都已结束,所有的冤屈都已消退,任由他们忧愁。 尽情地享用那甘美的饮料,让肚子充满琼浆,再用珍贵的精髓灌注头部。 这一切都是因为多种原因,老人和孩子都住在一起,关系亲密。 教导我携带三个直柄,请您认真地拿取那一弯钩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、得到神秘力量的境界。通过“灵符”、“琼浆”、“金髓”等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解脱和内在充实的向往。诗中的“翁婆婴姹住绸缪”展现了家庭和睦、亲情深厚的画面,而“三直柄”与“一弯钩”则带有神秘色彩,可能象征着某种特殊的使命或任务。整体上,诗歌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体现了道教文化中追求心灵自由和内在修炼的思想。

王哲

金咸阳人,道士,初名中孚,字允卿。熙宗天眷初应武举,改名德威,字世雄;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,改名,字知明,号重阳子。倜傥尚义,不拘小节,好属文,才思敏捷。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,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。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。所创教派名全真道。马丹阳、丘长春、王玉阳、郝广陵、谭处端皆其弟子。 ► 63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