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日锦堤行乐

· 王恽
浪说兰亭褉事修,年年春好锦堤游。 花翻舞袖惊歌板,柳隔高城暗酒楼。 绿树恐应春事老,金鞭重为使君留。 竹西路晚归时醉,何处珠帘半上钩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浪说:随便说说,此处指随意提起。
  • 兰亭褉事:指东晋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中描述的文人雅集。
  • 褉事: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。
  • :此处指举行。
  • 歌板:古代用来打拍子的乐器,此处指歌声。
  • 使君:对地方官员的尊称。
  • 竹西路:指扬州的一条路,此处泛指归途。
  • 珠帘:用珠子串成的帘子,常用来装饰窗户。
  • 上钩:此处指帘子被拉起一半的状态。

翻译

随便提起兰亭的雅集,每年春天都喜欢在锦堤上游走。花儿随着舞袖翻飞,歌声如板声般惊动人心,柳树隔着高城,隐约可见酒楼。绿树或许担心春天将尽,金鞭重重的,是为了让使君留步。在竹西路晚归时沉醉,不知何处珠帘半卷,半遮半掩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锦堤上的美景和欢乐氛围。诗中“花翻舞袖惊歌板”生动表现了春日里花儿与歌舞的和谐共鸣,而“柳隔高城暗酒楼”则巧妙地通过柳树的遮挡,增添了一丝神秘和遐想。后两句“金鞭重为使君留”和“何处珠帘半上钩”则分别表达了挽留和归途中的醉意与期待,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与欢乐。

王恽

王恽

元卫州汲县人,字仲谋。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,为详议官。至京师,上书论时政,擢中书省详定官。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。在任治钱谷,擢材能,议典礼,考制度,为同僚所服。至元五年,建御史台,首拜监察御史。后出为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。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,上万言书,极陈时政,授翰林学士。成宗即位,加通议大夫,知制诰,参与修国史,奉旨纂修《世祖实录》。恽师从元好问,好学善为文,也能诗词。有《秋涧先生大全集》。 ► 48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