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游慈恩寺

寺去幽居近,每来因采薇。 伴僧行不困,临水语忘归。 磬动青林晚,人惊白鹭飞。 堪嗟浮俗事,皆与道相违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采薇:指采摘野菜,这里引申为隐居生活。
  • (qìng):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,多用于佛教寺庙中。
  • 浮俗:指世俗的纷扰和繁琐。

翻译

寺庙离我的幽静居所很近,每次来这里都是为了采摘野菜。 陪伴着僧人行走并不感到疲倦,站在水边交谈,竟然忘记了归去。 傍晚时分,寺庙的磬声在青翠的树林中回荡,人们惊起了一群白鹭飞翔。 可叹那些世俗的纷扰事务,都与追求的道义相违背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得仁在慈恩寺的宁静体验,通过对比世俗与道义,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。诗中“采薇”象征着隐居生活,而“磬动青林晚”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。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和对道义的追求,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。

刘得仁

唐人。名或作德仁。穆宗长庆间以诗名。自文宗开成至宣宗大中三朝,昆弟皆擢显仕,而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,卒无成。有诗集。 ► 14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