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月夜书怀

· 刘沧
疏柳高槐古巷通,月明西照上阳宫。 一声边雁塞门雪,几处远砧河汉风。 独榻闲眠移岳影,寒窗幽思度烟空。 孤吟此夕惊秋晚,落叶残花树色中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西照:夕阳的余晖。
  • 上阳宫:唐代洛阳的一座宫殿,位于洛阳城西。
  • 边雁:指从边疆飞来的雁,常用来象征边疆的寒冷和孤寂。
  • 塞门雪:塞外的雪,形容边疆的寒冷。
  • 远砧:远处的砧声,砧声是古代妇女捣衣时发出的声音,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和思乡之情。
  • 河汉风:银河下的风,形容秋夜的凉爽。
  • 独榻:孤独的床榻。
  • 岳影:山岳的影子。
  • 烟空:烟雾弥漫的天空。
  • 惊秋晚:惊觉秋天已经深了。
  • 落叶残花:落下的叶子和凋谢的花朵,象征着秋天的萧瑟。

翻译

古老的巷子通向稀疏的柳树和高大的槐树,明亮的月光照在西边的上阳宫。一声边疆飞来的雁鸣,塞外的雪似乎在耳边响起,几处远方的砧声伴随着银河下的风。独自躺在床榻上,山岳的影子随着闲眠而移动,寒窗中的幽思穿越烟雾弥漫的天空。在这个孤独的夜晚吟诗,惊觉秋天已经深了,落叶和残花在树色中飘落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洛阳景象,通过月光、雁鸣、砧声等元素,营造出一种孤寂和思乡的氛围。诗中“独榻闲眠移岳影”一句,巧妙地以山影的移动来象征诗人的孤独和无眠,而“寒窗幽思度烟空”则进一步以烟雾弥漫的天空来表达诗人的深沉思绪。结尾的“惊秋晚,落叶残花树色中”更是以落叶和残花来强化秋天的萧瑟和诗人的感慨,整首诗情感深沉,意境凄美,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受。

刘沧

唐汶阳人,字蕴灵。体貌魁梧,善饮酒,尚气节,好论古今事。工诗,尤长七律。屡举进士,宣宗八年方及第,时发已白。调华原尉,迁龙门令。有《刘沧诗》一卷。 ► 10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