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堤诗
注释
阴沴(lì):指天地四时阴气不和而产生的灾祸。 襄:这里指襄阳。 郛(fú):外城。 铓(máng):刀刃的尖锋。 闬(hàn)闳(hóng):里巷的大门。 慝(tè):灾害。 痍(yí):创伤。 唷(xiū):表示抚慰。 怊(hāi):表示欢笑。 抃(biàn)悦:拍手欢喜。 坳(ào)圯(yí):地面的低洼处和损坏处。 佥(qiān):众人,大家。 癃(lóng):衰弱多病。 齯(ní)童:老人和儿童。 繄(yī):文言助词,惟。 崒(zú):高峻。
翻译
阴气犯阳气,灾祸降临襄阳。 洪水涌入外城,浪头如刀刃般锋利。 冲垮高大的建筑,不知道哪里是防线。 洪水泛滥冲毁一切,无数房屋都被毁坏。 灶台爬上了蛟鼍,堂屋里聚集着鳣鲔。 灾难无情,如恩仇一般,母亲也顾不上孩子。 洪水退去后,里巷大门内一片空虚。 毁坏了我的墙壁,冲垮了我的房屋。 满心伤痛地回望,仿佛置身于废墟之中。 皇帝叹息着说,朕每天向南眺望。 灾祸不断降临,上天为何如此愤怒。 滔滔洪水淹没襄阳郊外,摧残着婴孩和幼童。 只剩下我等百姓,饥饿受伤,喘息呼喊。 这里成为伤痛之地,谁来为我们疗伤敷药。 只有你们这些贤臣,大家推举明智之人。 我的大臣们和谐协作,带着茅草和符节。 前来视察襄阳百姓,安抚提携他们。 不分日夜,人们欢笑拍手,十分喜悦。 于是修复旧堤,却陷入沙泥之中。 堤岸残缺倒塌,从东到西都是如此。 官员叹息说,汉朝时有这堤坝。 确实是命令襄阳人所建,不努力就会累及自身。 准备好铁锹和畚箕,让汉堤焕然一新。 皇帝的粮仓有粮食,皇帝的府库有钱财。 你们修成这堤坝,一定会赏赐你们的勤劳。 襄阳人高高兴兴,在襄水边听命行事。 背着筐,扛着杵,奔走跳跃着。 把人们分成队伍,用旗帜和鼓声指挥。 工程进度按尺计算,完工的日子可以数算。 人们忙碌地劳作,上下周旋。 开山伐树,搬运石头和泥土。 举起工具的声音如雷鸣,人们汗如雨下。 衰弱多病的人和鳏寡孤独之人,也奋力使出力气。 大家呼喊着来帮忙,提着筐背着篓。 不把劳动当作辛苦,欢声笑语一片。 都说卢公啊,来赐予我们生命。 这堤坝修成后,蜿蜒绵长且平坦。 坚固如山,屹立如云彩横卧。 汉水虽然汹涌,却无法侵蚀这堤坝。 历经千年亿载,与天一样长久。 只有这公修建的堤坝,从前就铭记在人们心中。 已经筑好并建成,横亘在南方。 那萌渚山不再险峻,这城门也不再让人担忧。 如今它又在这里,在汉水的北岸。 这堤坝已经高大,百姓们得到保佑。 老人和儿童都相互庆贺,家家都变得完整富足。 留给襄阳人,希望能保佑他们长寿。 这都是卢公的功劳,显赫如白昼。 抵御了这场巨大的灾难,高耸如京城的土山。 天子赏赐他,百姓传颂他。 我作为卢公的族孙写这首诗,昭示后人。
赏析
这首《汉堤诗》描绘了洪水给襄阳带来的灾难以及修复堤坝的过程,表达了对卢公带领百姓修筑堤坝、抵御洪水的赞美之情。
诗的开头描述了洪水的凶猛和破坏力,展现了灾难的严重性。随后提到皇帝的关注和百姓的苦难,为后文卢公的出现和修堤的行动做铺垫。在修堤的过程中,描写了百姓们的积极参与和辛勤劳动,以及卢公的领导和组织能力。诗中通过对修堤场景的详细描绘,如“披岘斲楚,飞石挽土。举筑殷雷,骇汗霏雨”,生动地展现了劳动的热烈场面。
堤坝修成后,强调了其坚固和重要性,“汉流虽狂,坚不可蚀”,表达了对堤坝质量的信心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百姓对卢公的感激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。
整首诗层次分明,语言生动,既有对灾难的描写,也有对修堤过程的叙述和对成果的赞美,体现了作者对卢公功绩的敬仰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