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如琴台

闻有雍容地,千年无四邻。 园院风烟古,池台松槚春。 云疑作赋客,月似听琴人。 寂寂啼莺处,空伤游子神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雍容:形容文雅大方,从容不迫。
  • 松槚:松树和槚树,槚树即楸树,常用来比喻友情或墓地。
  • 作赋客:指司马相如,因其擅长作赋。
  • 听琴人:指卓文君,传说她曾听司马相如弹琴而心动。

翻译

听说有一个文雅从容的地方,千年来四周无人居住。 园中的风烟带着古老气息,池台边的松树和槚树在春天里生机勃勃。 云彩仿佛是来此作赋的客人,月亮则像是倾听琴声的人。 在这寂静只有啼莺的地方,游子的精神空虚而伤感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古老而幽静的场所——相如琴台,通过“雍容地”、“千年无四邻”等词句,营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。诗中“云疑作赋客,月似听琴人”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,将自然景物与历史人物相结合,增添了诗意的深度。结尾的“寂寂啼莺处,空伤游子神”则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哀愁,情感真挚动人。

卢照邻

卢照邻

卢照邻,字升之,自号幽忧子,汉族,幽州范阳(治今河北省定兴县)人,初唐诗人。其生卒年史无明载,后人有多种说法,有三子,现其后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县内。卢照邻出身望族,曾为王府典签,又出任益州新都(今四川成都附近)尉,在文学上,他与王勃、杨炯、骆宾王以文词齐名,世称“王杨卢骆”,号为“初唐四杰”。有7卷本的《卢升之集》、明张燮辑注的《幽忧子集》存世。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,以歌行体为佳,不少佳句传颂不绝,如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愿作鸳鸯不羡仙”等,更被后人誉为经典。 ► 10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