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赵都护赴安西

· 卢象
下客候旌麾,元戎复在斯。 门开都护府,兵动羽林儿。 黠虏多翻覆,谋臣有别离。 智同天所授,恩共日相随。 汉使开宾幕,胡笳送酒卮。 风霜迎马首,雨雪事鱼丽。 上策应无战,深情属载驰。 不应行万里,明主寄安危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旌麾 (jīng huī):古代用羽毛装饰的军旗,主将用以指挥军队。
  • 元戎 (yuán róng):主将,统帅。
  • 都护府:唐代设在边疆的军事行政机构,负责边防事务。
  • 羽林儿:指皇帝的禁卫军。
  • 黠虏 (xiá lǔ):狡猾的敌人。
  • 谋臣:有智谋的臣子。
  • 宾幕:指宾客所在的帐幕,这里指使者的接待处。
  • 胡笳: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,类似于笛子。
  • 酒卮 (jiǔ zhī):古代盛酒的器具。
  • 鱼丽:古代战阵名,这里可能指战事。
  • 载驰:指驾车疾驰,这里比喻迅速行动。

翻译

我这卑微的客人等候着将军的旗帜,主将再次来到这里。 将军的府门敞开,士兵们行动起来,羽林军的勇士们。 狡猾的敌人多变无常,智谋之臣也有离别之时。 智慧如同天授,恩泽与日俱增。 汉朝的使者开启了接待的帐幕,胡笳声中送上了酒杯。 风霜迎接着马首,雨雪中进行着战事。 最好的策略是不战而胜,深情的关怀体现在迅速的行动上。 不应该远行万里,明君将安危寄托于此。

赏析

这首诗是卢象送别赵都护赴安西的作品,表达了对赵都护的敬重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。诗中通过描绘将军府的景象、士兵的行动以及敌人的狡猾,展现了边疆的紧张氛围。同时,诗人通过对智慧和恩泽的赞美,表达了对赵都护智勇双全的认可。最后,诗人提出不应远行万里,暗示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担忧,以及对明君的期望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既展现了边疆的艰苦,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将领的深情关怀。

卢象

卢象

唐汶水人,字纬卿。玄宗开元中由进士补秘书郎。张九龄深器之,擢左补阙、司勋员外郎。名盛气高,少所卑下,为飞语所中,左迁齐、邠、郑三郡司马。以受安禄山伪官,贬永州司户。起为主客员外郎,道病卒。有诗名,雅而不素,有大体,得国士之风。有集。 ► 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