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侍御河北使回至东京相访

故人南台秀,夙擅中朝美。 拥传从北来,飞霜日千里。 贫居幸相访,顾我柴门里。 却讶绣衣人,仍交布衣士。 王程遽尔迫,别恋从此始。 浊酒未暇斟,清文颇垂示。 回瞻骢马速,但见行尘起。 日暮汀洲寒,春风渡流水。 草色官道边,桃花御沟里。 天涯一鸟夕,惆怅知何已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拥传(yōng chuán):指官员出行时随从众多,仪仗盛大。
  • 飞霜:比喻行程迅速,如飞霜般疾驰。
  • 绣衣人:指官员,因古代官员常穿绣有图案的官服。
  • 布衣士:指平民,未做官的士人。
  • 王程:指官员的公务行程。
  • 遽尔(jù ěr):突然,急速。
  • 清文:指高雅的文学作品。
  • 垂示:赐予,展示。
  • 骢马(cōng mǎ):青白色的马,常用来指代官员的坐骑。
  • 御沟:皇宫中的水沟。

翻译

故友在南台表现出色,一向以中朝的美名著称。 他随众多随从从北方来,行程迅速如飞霜,日行千里。 我很幸运地接待了他,他在我的简陋柴门里探访。 惊讶地看到这位穿绣衣的官员,竟然与平民士人交往。 公务行程突然变得紧迫,从此开始了别离的思念。 还没来得及斟上浊酒,他就展示了他高雅的文学作品。 回头看,只见他的马匹迅速离去,只留下路上的尘土。 日暮时分,汀洲显得寒冷,春风吹过流水。 官道旁的草色,御沟里的桃花。 天边一只鸟儿飞过,我心中的惆怅无法言说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长卿与一位高官故友的短暂相聚与迅速别离。诗中,“拥传从北来,飞霜日千里”形象地描绘了故友的威风与行程的迅速,而“贫居幸相访,顾我柴门里”则表现了诗人对故友来访的喜悦与自谦。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别离场景的描写,如“回瞻骢马速,但见行尘起”,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如“日暮汀洲寒,春风渡流水”,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依依不舍和内心的惆怅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别离的感慨。

刘长卿

刘长卿

刘长卿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后为长洲县尉,因事下狱,贬南巴尉。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 ► 49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