负谪后登干越亭作

天南愁望绝,亭上柳条新。 落日独归鸟,孤舟何处人。 生涯投越徼,世业陷胡尘。 杳杳钟陵暮,悠悠鄱水春。 秦台悲白首,楚泽怨青蘋。 草色迷征路,莺声伤逐臣。 独醒空取笑,直道不容身。 得罪风霜苦,全生天地仁。 青山数行泪,沧海一穷鳞。 牢落机心尽,惟怜鸥鸟亲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负谪(fù zhé):被贬谪。
  • 干越亭:亭名,位于今江西省。
  • 天南:指南方。
  • 柳条新:指春天新发的柳枝。
  • 生涯:指一生的事业或生活。
  • 越徼(yuè jiǎo):越地的边界。
  • 世业:家族世代相传的事业。
  • 胡尘:指战乱。
  • 杳杳(yǎo yǎo):深远的样子。
  • 钟陵:地名,今江西省南昌市附近。
  • 鄱水:即鄱阳湖,位于江西省。
  • 秦台:指秦朝的宫殿,这里泛指朝廷。
  • 白首:白发,指年老。
  • 楚泽:楚地的湖泊。
  • 青蘋(qīng pín):一种水生植物,这里指楚地的景色。
  • 征路:远行的路。
  • 逐臣:被贬谪的官员。
  • 独醒:独自清醒,指不被理解。
  • 直道:正直的道路。
  • 不容身:不被接纳。
  • 得罪:因言行而受到责罚。
  • 风霜苦: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。
  • 全生:保全生命。
  • 天地仁:天地的仁慈。
  • 沧海:大海。
  • 穷鳞:指鱼,比喻困境中的人。
  • 牢落:孤独无助。
  • 机心:心机,指世俗的机巧。
  • 鸥鸟亲:与鸥鸟亲近,比喻超脱世俗,回归自然。

翻译

在南方远望,心情绝望,亭上的柳枝却迎来了新春。 夕阳下,一只孤独的鸟儿归巢,孤舟上,不知是何方的人。 一生的事业被投掷到越地的边疆,家族的基业也陷入了战乱之中。 钟陵的暮色深远,鄱阳湖的春水悠悠。 在秦台,我悲叹着白发,楚泽的青蘋让我怨恨。 草色迷茫了远行的路,莺声伤感了被贬的臣子。 独自清醒,却徒增嘲笑,正直的道路,却不被接纳。 因言行而受罚,生活充满风霜之苦,幸得天地的仁慈,保全了生命。 青山上,泪水几行,沧海中,我如一条无助的鱼。 孤独无助,世俗的机巧已尽,唯有与鸥鸟亲近,回归自然。

赏析
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刘长卿被贬谪后的孤独、绝望和对往昔的怀念。诗中通过“天南愁望绝”、“孤舟何处人”等句,描绘了诗人的孤独无助和对未来的迷茫。同时,“秦台悲白首”、“楚泽怨青蘋”等句,反映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,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。

刘长卿

刘长卿

刘长卿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后为长洲县尉,因事下狱,贬南巴尉。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 ► 49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