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怨

绣林红岸落花钿,故去新来感自然。 绝塞杪春悲汉月,长林深夜泣缃弦。 锦书雁断应难寄,菱镜鸾孤貌可怜。 独倚画屏人不会,梦魂才别戍楼边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绣林红岸:指春天花开时,树林和河岸被花瓣装点得如绣一般美丽。
  • 落花钿:花瓣如钿(一种装饰品)般落下。
  • 故去新来:旧的离去,新的到来。
  • 绝塞:边远的关塞。
  • 杪春:春末。
  • 长林:茂密的树林。
  • 缃弦:指琴弦,缃色是一种淡黄色。
  • 锦书:华美的书信。
  • 雁断:雁是古代传递书信的象征,雁断意味着书信无法传递。
  • 菱镜:菱形的镜子,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。
  • 鸾孤:鸾是传说中的神鸟,常用来比喻夫妻,鸾孤即指孤独无伴。
  • 貌可怜:容貌显得可怜,形容孤独无助的样子。
  • 画屏:屏风上的画。
  • 戍楼:边防的瞭望楼。

翻译

春天的树林和河岸被落花装点得如绣一般,旧的离去,新的到来,自然界的变化让人感慨。边远的关塞在春末时,汉地的月亮也显得悲伤,茂密的树林深夜里,琴声如泣如诉。华美的书信难以通过雁群传递,菱形的镜子中,孤独的鸾鸟显得可怜。独自倚靠在画屏旁,无人理解,只有在梦中,灵魂才能离开边防的瞭望楼边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边塞的孤寂与哀愁。通过“绣林红岸落花钿”等意象,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,而“绝塞杪春悲汉月”则表达了边塞的孤寂与对家乡的思念。诗中“锦书雁断应难寄”暗示了书信无法传递的无奈,“菱镜鸾孤貌可怜”则进一步以鸾鸟的孤独比喻人的孤寂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优美,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,抒发了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和孤独感。

刘兼

生卒年不详。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由五代入宋,宋初曾任荥州刺史。曾预修《旧五代史》。事迹见《唐才子传》卷一〇《殷文圭传》附。能诗,擅长七律。其诗多写景咏怀之作,诗风清丽。辛文房则诋为“气卑格下”(《唐才子传》),未免过甚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卷。 ► 8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