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宋校书赴宣州幕

· 卢纶
南想宣城郡,清江野戍闲。 艨艟高映浦,睥睨曲随山。 名寄图书内,威生将吏间。 春行板桥暮,应伴庾公还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艨艟(méng chōng):古代的一种战船。
  • 睥睨(pì nì):斜视,有傲慢或不屑之意。
  • 庾公:指庾信,东晋时期的文学家,此处可能指宋校书的朋友或同僚。

翻译

向南想象着宣城郡的美景,清澈的江水静静地流过野外的戍楼。 高大的战船在江面上映出倒影,山势蜿蜒,城墙随着山势曲折延伸。 你的名声寄托在书籍之中,威严在将士们之间传播。 春天行走在板桥上,直到日暮,你应该会陪伴着庾公一同归来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宣城郡的自然景色和军事氛围,通过“清江野戍”、“艨艟高映浦”等意象,展现了宁静中带有威严的画面。诗中“名寄图书内,威生将吏间”表达了诗人对宋校书学识和威望的赞美。结尾的“春行板桥暮,应伴庾公还”则带有期待和祝愿,希望宋校书在宣州幕府中能有美好的时光和同伴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宣城郡景色的向往。

卢纶

卢纶

卢纶,字允言,唐代诗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,汉族,河中蒲(今山西省永济县)人。天宝末举进士,遇乱不第;代宗朝又应举,屡试不第。大历六年,宰相元载举荐,授阌乡尉;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,秘书省校书郎,升监察御史。出为陕府户曹、河南密县令。后元载、王缙获罪,遭到牵连。德宗朝复为昭应令,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,官至检校户部郎中。有《卢户部诗集》。 ► 34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