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郡楼书怀三首

莫嗔阮氏哭途穷,万代深沉恨亦同。 瑞玉岂知将抵鹊,铅刀何事却屠龙。 九夷欲适嗟吾道,五柳终归效古风。 独倚郡楼无限意,满江烟雨正冥濛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(chēn):生气,责怪。
  • 阮氏哭途穷:指阮籍的故事,他在途穷时痛哭,表达了对时世的绝望。
  • 瑞玉:珍贵的玉石。
  • 抵鹊:用玉石来抵挡喜鹊,比喻大材小用。
  • 铅刀:钝刀,比喻无用之物。
  • 屠龙:传说中的技艺,比喻高超而不实用的技能。
  • 九夷:古代对边远民族的泛称。
  • 五柳:指陶渊明,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,自号“五柳先生”。
  • 冥濛:模糊不清的样子。

翻译

不要责怪阮籍因途穷而哭泣,每个时代深沉的恨意都是相同的。珍贵的玉石怎能用来抵挡喜鹊,钝刀又何事去屠龙呢?我想要去九夷之地,却感叹自己的道路;最终还是像陶渊明一样,回归古风。独自倚靠在郡楼上,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思绪,满江的烟雨正模糊不清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瑞玉与铅刀、阮籍与陶渊明的典故,表达了作者对时世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。诗中“瑞玉岂知将抵鹊,铅刀何事却屠龙”一句,巧妙地运用比喻,抒发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悲愤。结尾的“独倚郡楼无限意,满江烟雨正冥濛”则以景结情,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,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孤独。

刘兼

生卒年不详。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由五代入宋,宋初曾任荥州刺史。曾预修《旧五代史》。事迹见《唐才子传》卷一〇《殷文圭传》附。能诗,擅长七律。其诗多写景咏怀之作,诗风清丽。辛文房则诋为“气卑格下”(《唐才子传》),未免过甚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卷。 ► 8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