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春登楼二首

金杯不以涤愁肠,江郡芳时忆故乡。 两岸烟花春富贵,一楼风月夜凄凉。 王章莫耻牛衣泪,潘岳休惊鹤鬓霜。 归去莲花归未得,白云深处有茅堂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二月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(dí):洗涤。
  • 江郡:指江边的城市。
  • 芳时:美好的时光。
  • 烟花:指繁华的景象。
  • 风月:指美好的景色。
  • 王章:指汉代王章,因贫困而哭泣。
  • 牛衣:古代贫民穿的粗布衣服。
  • 潘岳:指晋代潘岳,因年老而忧愁。
  • 鹤鬓霜:比喻白发。
  • 莲花:此处可能指佛教中的莲花,象征清净之地。
  • 茅堂:茅草搭建的小屋,指简朴的居所。

翻译

金杯中的酒无法洗涤我心中的忧愁,我在江边的美好时光里思念着故乡。两岸的繁华景象在春天显得格外富贵,而夜晚一楼的风月却让人感到凄凉。不要因为贫穷而像王章那样哭泣,也不要因为年老而像潘岳那样惊慌。我想回到那清净的莲花世界,却无法实现,只能在白云深处的茅草屋中寻找归宿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在中春时节登楼远望时的复杂情感。诗中,“金杯不以涤愁肠”一句,即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无法用酒来消解。通过对“江郡芳时”与“故乡”的对比,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。后两句通过对“烟花”与“风月”的描绘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。最后,诗人通过对“莲花”与“茅堂”的向往,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渴望,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超脱的情感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。

刘兼

生卒年不详。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由五代入宋,宋初曾任荥州刺史。曾预修《旧五代史》。事迹见《唐才子传》卷一〇《殷文圭传》附。能诗,擅长七律。其诗多写景咏怀之作,诗风清丽。辛文房则诋为“气卑格下”(《唐才子传》),未免过甚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卷。 ► 8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