旭川祁宰思家而卒因述意呈秦川知己

岁稔民康绝讼论,政成公暇自由身。 朝看五马闲如社,夜拥双姬煖似春。 家计不忧凭冢子,官资无愧是朝臣。 岂同龌龊祁员外,至死悲凉一妇人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旭川:地名,具体位置不详。
  • 祁宰:人名,诗中提到的官员。
  • 秦川:地名,指今陕西省一带。
  • 岁稔:丰收的年份。稔(rěn):庄稼成熟。
  • 民康:民众安康。
  • 讼论:诉讼,打官司。
  • 政成:政治事务处理得当。
  • 公暇:公务之余的闲暇时间。
  • 五马:古代官员的代称,五马分尸是古代的一种极刑,后用来比喻高官。
  • 闲如社:闲适得像在社日(古代农村的节日)一样。
  • 双姬:两位美女。
  • :同“暖”,温暖。
  • 家计:家庭生计。
  • 冢子:长子,家中负责管理家务的人。
  • 官资:官职和资历。
  • 朝臣:朝廷的官员。
  • 岂同:怎能与...相同。
  • 龌龊:卑鄙,不干净。
  • 祁员外:指祁宰,员外是官职名。
  • 至死悲凉:直到死都是悲惨凄凉的。

翻译

在丰收的年份,民众安康,没有诉讼纠纷,政治事务处理得当,公务之余我有自由身。白天看着五马闲适如社日,夜晚拥抱着两位美女温暖如春。家中生计不用担心,因为有长子负责,我的官职和资历无愧于朝臣的身份。怎能与卑鄙的祁员外相同,他至死都是悲惨凄凉的,只有一个妇人相伴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政治清明、民众安康的盛世中的生活状态。诗中通过对“岁稔民康”、“政成公暇”等词句的运用,展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官员的闲适。后半部分通过对“家计不忧”、“官资无愧”的描述,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成就的自豪。最后通过对比“岂同龌龊祁员外”,突出了诗人对清廉正直的自我认同,以及对祁宰不幸命运的同情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明快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不公命运的批判。

刘兼

生卒年不详。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由五代入宋,宋初曾任荥州刺史。曾预修《旧五代史》。事迹见《唐才子传》卷一〇《殷文圭传》附。能诗,擅长七律。其诗多写景咏怀之作,诗风清丽。辛文房则诋为“气卑格下”(《唐才子传》),未免过甚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卷。 ► 8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