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归故园二首

桐叶飞霜落井栏,菱花藏雪助衰颜。 夜窗飒飒摇寒竹,秋枕迢迢梦故山。 临水钓舟横苇岸,隔溪禅侣启柴关。 觉来依旧三更月,离绪乡心起万端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桐叶:梧桐树的叶子。
  • 飞霜:比喻秋天的霜降,这里形容桐叶因秋霜而落。
  • 井栏:井口的围栏。
  • 菱花:菱角的花,这里可能指菱形的图案。
  • 藏雪:比喻白发,如同雪藏于发间。
  • 衰颜:衰老的面容。
  • 飒飒:形容风声。
  • 摇寒竹:风吹动寒冷的竹子。
  • 迢迢:遥远的样子。
  • 故山:故乡的山。
  • 临水:靠近水边。
  • 钓舟:钓鱼的小船。
  • 苇岸:长满芦苇的岸边。
  • 隔溪:隔着小溪。
  • 禅侣:修禅的同伴。
  • 柴关:柴门,指简陋的门户。
  • 离绪:离别的情绪。
  • 乡心:思乡的心情。

翻译

梧桐叶在霜降时飘落,覆盖了井口的围栏,菱形的花纹仿佛藏匿着雪,映衬着我衰老的面容。夜晚的窗户传来风声,吹动着寒冷的竹子,我在秋夜的枕头上,梦见了遥远的故乡山川。梦中,我站在水边,钓舟静静地横在芦苇丛生的岸边,隔着小溪,禅修的同伴打开了简陋的柴门。醒来时,依旧是三更的月光,离别的情绪和思乡的心情涌上心头,千头万绪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梦回故园的情景,通过对桐叶、菱花、寒竹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,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怀旧的氛围。诗中“桐叶飞霜落井栏”和“菱花藏雪助衰颜”两句,既展现了秋天的萧瑟,又隐喻了诗人的衰老和思乡之情。后两句“夜窗飒飒摇寒竹,秋枕迢迢梦故山”则进一步以夜晚的风声和梦境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语言凝练,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离愁别绪。

刘兼

生卒年不详。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由五代入宋,宋初曾任荥州刺史。曾预修《旧五代史》。事迹见《唐才子传》卷一〇《殷文圭传》附。能诗,擅长七律。其诗多写景咏怀之作,诗风清丽。辛文房则诋为“气卑格下”(《唐才子传》),未免过甚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卷。 ► 8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