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杜相公移长兴宅奉呈元相公
守贵常思俭,平津此意深。
能卑丞相宅,何谢故人心。
种蕙初抽带,移篁不改阴。
院梅朝助鼎,池凤夕归林。
觉路经中得,沧州梦里寻。
道高仍济代,恩重岂投簪。
报国谁知己,推贤共作霖。
兴来文雅振,清韵掷双金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平津:指平坦的渡口,比喻通达的境地。
- 卑丞相宅:指丞相的宅邸,卑在此处意为谦逊。
- 蕙:一种香草,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德。
- 抽带:指蕙草初长时抽出的嫩芽。
- 篁:竹子的一种,此处指竹林。
- 鼎:古代的烹饪器具,也象征权力和地位。
- 池凤:指池中的凤凰,比喻高贵的人物。
- 觉路:指领悟道理的道路。
- 沧州:地名,此处可能指梦境中的遥远地方。
- 投簪:指放弃官职,簪是古代官员戴在头上的饰物。
- 推贤:推荐贤能之人。
- 作霖:比喻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。
- 清韵:清脆悦耳的声音,此处指诗文的美妙。
- 掷双金:比喻诗文的价值极高。
翻译
守住富贵常思节俭,平坦渡口此意深远。 能谦逊于丞相的宅邸,何须谢过故人的心意。 种植的蕙草初抽嫩芽,移栽的竹林不改其阴凉。 庭院中的梅花助兴于鼎食,池中的凤凰傍晚归林。 领悟道理的道路在梦中寻得,沧州梦里寻找。 道德高尚仍能济世,恩重岂能轻易放弃官职。 报国之人谁是知己,推荐贤能共同为国家作贡献。 兴致来时文雅振奋,清脆的诗韵价值双金。
赏析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节俭、谦逊、高尚品德的推崇,以及对于报国和推荐贤能的重视。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,如“蕙”、“篁”、“鼎”、“池凤”等,描绘了一幅高雅脱俗的生活画卷。同时,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德修养和为国家贡献的坚定信念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抱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