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

· 钱起
子乔来魏阙,明主赐衣簪。 从宦辞人事,同尘即道心。 还追大隐迹,寄此凤城阴。 昨夜新烟雨,池台清且深。 伏泉通粉壁,迸笋出花林。 晚沐常多暇,春醪时独斟。 西南汉宫月,复对绿窗琴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子乔:人名,即王迪。
  • 魏阙:古代宫门外的阙门,代指朝廷。
  • 明主:贤明的君主。
  • 赐衣簪:赐予官服和发簪,指授予官职。
  • 从宦:做官。
  • 辞人事:远离世俗纷扰。
  • 同尘:与尘世同流,指隐居。
  • 道心:修道之心。
  • 大隐:指隐居于市井的高人。
  • 凤城:指京城。
  • 烟雨:细雨和烟雾。
  • 池台:池边的亭台。
  • 伏泉:潜藏的泉水。
  • 粉壁:白色的墙壁。
  • 迸笋:新生的竹笋。
  • 晚沐:晚间的沐浴。
  • 春醪:春天的美酒。
  • 独斟:独自饮酒。
  • 汉宫月:指宫中的月亮。
  • 绿窗琴:绿窗下的琴声。

翻译

王迪来到朝廷,贤明的君主赐予他官职。他做官后远离了世俗的纷扰,与尘世同流却怀有修道之心。他追寻着隐居高人的足迹,寄居在这京城的阴凉之处。昨夜新下的烟雨,使得池边的亭台显得清新而深邃。潜藏的泉水通向白色的墙壁,新生的竹笋从花林中冒出。晚间沐浴后常有闲暇,春天的美酒时常独自品味。西南方向宫中的月亮,再次对着绿窗下的琴声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王迪在京城北池亭的隐居生活,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,展现了其超脱世俗、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。诗中“伏泉通粉壁,迸笋出花林”等句,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园林景象,而“晚沐常多暇,春醪时独斟”则表达了王迪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。

钱起

钱起

钱起,字仲文,吴兴(今属浙江)人。天宝进士,曾任考功郎中,故世称钱考功。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。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也是其中杰出者。又与郎士元齐名,当时称为“前有沈宋,后有钱郎”。 ► 43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