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王使君赴太原行营

· 钱起
太白明无象,皇威未戢戈。 诸侯持节钺,千里控山河。 汉驿双旌度,胡沙七骑过。 惊蓬连雁起,牧马入云多。 不卖卢龙塞,能消瀚海波。 须传出师颂,莫奏式微歌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太白:即金星,古人认为它主兵象,它的出现预示着战争。
  • 无象:没有具体的形象,这里指没有具体的战争迹象。
  • 皇威:皇帝的威严和权力。
  • 戢戈:收藏兵器,指停止战争。
  • 节钺:符节和斧钺,古代授予将帅,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。
  • 控山河:控制山川,指掌握重要的地理位置。
  • 汉驿:汉朝的驿站,这里泛指中原地区的驿站。
  • 双旌:古代高级官员出行的仪仗,这里指使臣的仪仗。
  • 胡沙:指边疆的沙漠。
  • 七骑:七名骑兵,这里指边疆的巡逻兵。
  • 惊蓬:被风吹起的蓬草,比喻战乱中的流离失所。
  • 连雁起:雁群因惊慌而起飞,比喻边疆的动荡不安。
  • 牧马入云多:牧马深入云雾缭绕的地方,形容边疆的辽阔和荒凉。
  • 卢龙塞:古代边塞名,位于今河北省境内,是北方的军事要塞。
  • 瀚海:古代对戈壁沙漠的称呼,这里泛指边疆的荒漠。
  • 出师颂:赞颂出征的诗歌。
  • 式微歌:表达衰微、没落的诗歌。

翻译

金星明亮无具体战争迹象,皇帝的威严尚未停止战争。 诸侯手持节钺,千里之内控制着山河。 汉朝的驿站上,使臣的仪仗双旌飘扬,边疆的沙漠中,七名骑兵巡逻经过。 被风吹起的蓬草使雁群惊飞,牧马深入云雾缭绕的边疆。 不需出卖卢龙塞,就能消除瀚海波涛。 必须传出赞颂出征的诗歌,不要演奏表达衰微的歌曲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唐朝边疆的景象和皇帝派遣使臣前往边疆的情景。诗中,“太白明无象”预示着战争的潜在威胁,而“皇威未戢戈”则表明皇帝的决心和边疆的紧张局势。通过“诸侯持节钺”和“汉驿双旌度”等句,诗人展现了边疆的军事控制和使臣的威仪。后半部分则通过“惊蓬连雁起”和“牧马入云多”等意象,传达了边疆的动荡和辽阔。最后,诗人呼吁不要表达衰微的情绪,而应赞颂出征的壮举,体现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和对战争胜利的期望。

钱起

钱起

钱起,字仲文,吴兴(今属浙江)人。天宝进士,曾任考功郎中,故世称钱考功。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。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也是其中杰出者。又与郎士元齐名,当时称为“前有沈宋,后有钱郎”。 ► 43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