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

星陈帝子,岳列天孙。 义光带砺,象著乾坤。 我有明德,利建攸存。 苴以茅社,锡以牺尊。 藩屏王室,翼亮尧门。 八才两献,夫何足论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星陈帝子:指帝王的子孙如同星辰般分布。
  • 岳列天孙:指天子的子孙如同山岳般排列。
  • 义光带砺:义光,指正义的光辉;带砺,比喻长久不变。
  • 象著乾坤:象,象征;著,显著;乾坤,天地。
  • 明德:指高尚的品德。
  • 利建攸存:利建,有利于建立;攸存,长久存在。
  • 苴以茅社:苴,垫;茅社,古代祭祀时用茅草覆盖的社稷坛。
  • 锡以牺尊:锡,赐予;牺尊,古代祭祀用的酒器。
  • 藩屏王室:藩屏,屏障;王室,指皇室。
  • 翼亮尧门:翼亮,辅佐;尧门,指尧帝的门庭,比喻贤明的君主。
  • 八才两献:八才,指八种才能;两献,指两次贡献。

翻译

帝王的子孙如同星辰般分布,天子的子孙如同山岳般排列。 正义的光辉长久不变,象征着天地的显著。 我们拥有高尚的品德,有利于建立并长久存在。 用茅草覆盖的社稷坛,赐予祭祀用的酒器。 作为皇室的屏障,辅佐贤明的君主。 拥有八种才能,两次贡献,这些成就何足挂齿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赞颂了帝王子孙的尊贵与荣耀,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和皇室的忠诚与贡献。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,如“星陈帝子,岳列天孙”,形象地描绘了帝王子孙的显赫地位。同时,强调了正义、品德和才能的重要性,表达了对于这些品质的崇高敬意。整首诗语言庄重,意境深远,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与韵味。

卢照邻

卢照邻

卢照邻,字升之,自号幽忧子,汉族,幽州范阳(治今河北省定兴县)人,初唐诗人。其生卒年史无明载,后人有多种说法,有三子,现其后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县内。卢照邻出身望族,曾为王府典签,又出任益州新都(今四川成都附近)尉,在文学上,他与王勃、杨炯、骆宾王以文词齐名,世称“王杨卢骆”,号为“初唐四杰”。有7卷本的《卢升之集》、明张燮辑注的《幽忧子集》存世。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,以歌行体为佳,不少佳句传颂不绝,如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愿作鸳鸯不羡仙”等,更被后人誉为经典。 ► 10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