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邸报:古代朝廷传知朝政的公告。
- 穷檐:指简陋的房屋 。
- 边尘:边境的沙尘,喻指边境的战事。
- 惊烽:报警的烽火。
- 房相:指唐朝名相房玄龄,以多谋善断著称。 筹边:筹划边境的事务。
- 一丸函谷岂泥封:“一丸泥封函谷关”的化用,这里表示函谷关地势险要,但也不能仅依靠地势,还要有正确策略。 劳来(lài):即劳徕,慰问劝勉 。
- 逸待:以逸待劳。
翻译
白发苍苍的我,住在这简陋的房子里,心里担忧着老百姓的生活。边境每天都有报警的烽火,战事频繁让人不安。各位大臣在谋划国事时,谁能像房玄龄那样睿智多谋呢?当今皇上在筹划边防事务方面,有太宗皇帝那样的英明风范。万里长城这样重要的防线,必须有完备的方法来守护,函谷关地势虽然险要,也不能只指望它像用泥轻易封住那样稳固。对于敌人,慰问劝勉自己的百姓,用以逸待劳的策略就不用多说了,不妨多设置几道坚固的壁垒来抵御敌人。
赏析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沈周对国家边境局势的深切关注与忧虑。开篇以自己虽身处陋居,却心系边疆战事,体现了他心怀天下的情怀。“诸公谋事谁房相”一句,借古喻今,讽刺当朝大臣缺乏像房玄龄那样的治国良谋。“今上筹边似太宗”则对皇帝在边防事务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期许。颈联通过对长城与函谷关的描写,指出重要防线需妥善维护且不能仅靠地势险要。尾联明确提出以逸待劳、加固壁垒的御敌策略,对仗工整,言辞恳切。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边防大计的深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