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翁

· 沈周
参差榆柳逼门前,不剪茅茨不斲椽。 岁晏鸡豚邻社鼓,秋深虾蟹水乡船。 会羞莼菜量加糁,嗔拗荷花误结莲。 昨日逢渠溪涨后,别无言语只忧田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参差(cēn cī):不整齐的样子。
  • 榆柳:榆树和柳树。
  • 茅茨:茅草屋顶。
  • (zhuó):砍削,这里指修整。
  • (chuán):屋椽,屋顶的木条。
  • 岁晏:年末。
  • (tún):小猪。
  • 虾蟹:虾和蟹,这里指水产品。
  • 莼菜(chún cài):一种水生植物,可食用。
  • (sǎn):米粒,这里指米饭。
  • 嗔拗(chēn ào):生气地扭动。
  • :他。
  • :水位上升。

翻译

门前错落有致地种着榆树和柳树,屋顶没有修剪茅草,也没有修整屋椽。年末时,鸡和猪伴随着邻村的社鼓声,秋深时,水乡的船上满载着虾蟹。会因为莼菜而羞愧,因为量加了米饭,生气地扭动荷花,却意外结出了莲子。昨天遇到他,在溪水涨潮后,他除了担心田地,没有说别的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,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溪翁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。诗中“参差榆柳逼门前”和“不剪茅茨不斲椽”描绘了溪翁家不加修饰的自然风貌,而“岁晏鸡豚邻社鼓”和“秋深虾蟹水乡船”则生动地表现了乡村的节日气氛和丰收景象。最后两句“昨日逢渠溪涨后,别无言语只忧田”则深刻地反映了溪翁对农田的深厚情感,体现了乡村人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生活的简单关怀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