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日四首

· 沈周
野俗誇占候,年芳比昨强。 值人春立早,加闰岁行长。 话绪及农切,杯巡次客忙。 援时从少饮,独后感流光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元日:农历正月初一,即春节。
  • 野俗:民间习俗。
  • (kuā):夸耀,赞美。
  • 占候:根据天象变化预测吉凶。
  • 年芳:一年的美好时光。
  • :昨天,这里指去年。
  • 加闰:增加闰月,使农历年与太阳年相符。
  • 岁行:岁月的流逝。
  • 话绪:谈论的话题。
  • 农切:与农业相关的。
  • 杯巡:酒杯传递,指宴饮时的敬酒。
  • 次客:依次招待的客人。
  • 援时:随着时间的推移。
  • 少饮:少量饮酒。
  • 独后:独自一人之后。
  • 感流光:感慨时间的流逝。

翻译

在民间习俗中,人们夸耀着根据天象预测的吉凶,今年的美好时光似乎比去年更加旺盛。春天早早地到来,因为增加了闰月,岁月的流逝似乎也变得缓慢。谈论的话题紧紧围绕着农业,宴席上酒杯传递,招待客人忙碌不已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选择少量饮酒,独自一人之后,不禁感慨时间的流逝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春节期间的民间习俗和人们的活动,通过对比今年的美好时光与去年的不同,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。诗中“话绪及农切”一句,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的重视,而“独后感流光”则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无奈和感慨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展现了明代诗人沈周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