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燕喜次韵

湟川山水旧传名,暇日来游燕喜亭。 细扪萝藤寻古刹,徐穿岩洞觅仙灵。 卧龙故址云常白,梦得遗墟草漫青。 千载风流人不见,惟闻山下水泠泠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湟川:地名,今四川省宜宾市一带。
  • 暇日:空闲的日子。
  • 燕喜亭:亭名,位于湟川。
  • 细扪:轻轻触摸。
  • 萝藤:藤本植物。
  • 古刹:古老的寺庙。
  • 岩洞:山洞。
  • 仙灵:神仙。
  • 卧龙:诸葛亮,字孔明,号卧龙,三国时期蜀汉丞相。
  • 梦得遗墟:指杜甫的故居,杜甫字子美,号梦得。
  • 草漫青:草色青翠。
  • 风流:指有才华而不拘小节的人。
  • 泠泠(líng líng):形容水声清脆悦耳。

翻译

湟川的山水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,我在空闲的日子里来到燕喜亭游玩。轻轻触摸着藤蔓,寻找古老的寺庙,缓缓穿过岩洞,寻找神仙的踪迹。卧龙诸葛亮的故址上,云朵总是那么洁白,梦得杜甫的遗墟上,草色青翠。千年以来,那些风流人物已不见踪影,只能听到山下清脆悦耳的水声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游历湟川燕喜亭的所见所感,通过对古刹、岩洞的寻觅,以及对卧龙、梦得遗迹的缅怀,表达了对历史风流人物的追思。诗中“千载风流人不见,惟闻山下水泠泠”一句,既抒发了对过往英雄的怀念,又以山水的永恒对比人生的短暂,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叹。

李邦义

李邦义,字宜之。连州人。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(一五五六)进士。知上虞县,以绩最召为户科给事中,转兵科都给事,升太常寺少卿,卒年五十七。清同治《连州志》卷七有传。 ► 3篇诗文

李邦义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