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花道人临东坡风筱

· 沈周
东坡先生好游戏,壁上写竹如写字。 三竿两竿袅风翠,却有渭川千亩势。 题诗执烛倩官奴,白发红妆两无忌。 不应诬我抱节君,何尝解舞腰肢媚。 先生调笑皆文章,顾与节君生贲光。 千年故事白石在,梅庵载翻新墨香。 捕风捉影老手健,凤骇鸾惊秋月凉。 我今拭目艮会堂,尚疑耘老亭中央。 今人古人不相见,遗迹宛然人未亡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袅风翠:形容竹子在风中摇曳,翠绿欲滴的样子。
  • 渭川千亩势:比喻竹子的气势如同渭水流域的千亩竹林。
  • 题诗执烛倩官奴:指东坡在夜晚持烛题诗,旁边有美丽的侍女陪伴。
  • 抱节君:对竹子的美称,因其坚韧不屈,有节操。
  • 调笑皆文章:指东坡的言谈举止都充满了文采。
  • 顾与节君生贲光:意指东坡的才华与竹子的气节相映生辉。
  • 梅庵载翻新墨香:梅庵是沈周的居所,这里指沈周在梅庵中继续创作,墨香四溢。
  • 捕风捉影:形容技艺高超,能捕捉到风和影的细微变化。
  • 凤骇鸾惊:比喻作品生动,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。
  • 艮会堂:指沈周所在的地方,艮为八卦之一,代表山,会堂可能指山中的聚会场所。
  • 耘老亭:可能是指东坡曾经停留的地方,亭中可能有东坡的遗迹。

翻译

东坡先生喜欢游戏,壁上画的竹子如同写字一般。三两根竹子在风中轻轻摇曳,翠绿欲滴,气势却如同渭水流域的千亩竹林。夜晚,东坡持烛题诗,旁边有美丽的侍女陪伴,白发与红妆都无所顾忌。他不应该诬蔑我怀抱的节操,我何尝会以腰肢的妩媚来取悦他人。东坡的言谈举止都充满了文采,他的才华与竹子的气节相映生辉。千年的故事如同白石般坚固,我在梅庵中继续创作,墨香四溢。我技艺高超,能捕捉到风和影的细微变化,作品生动,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,如同秋月般清凉。我现在在艮会堂中拭目以待,仍然怀疑耘老亭的中央是否真的有东坡的遗迹。今人古人虽不相见,但东坡的遗迹仿佛还在,人们并未忘记他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东坡先生画竹的情景,展现了东坡的才华与竹子的气节相映生辉的意境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,如“壁上写竹如写字”、“渭川千亩势”等,生动地表现了东坡画竹的技艺和竹子的气势。同时,通过“题诗执烛倩官奴”等细节描写,展现了东坡的生活情趣和个性魅力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表达了作者对东坡的敬仰和对竹子气节的赞美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