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王理之草心斋

· 沈周
青青坟上草,坟下母不起。 根秪母处生,其心发子所。 子心所以发,在母非黄土。 母德如阳春,恩大无可补。 永怀天地间,不共草荣腐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(zhī):只,仅仅。
  • 阳春:温暖的春天,比喻母爱温暖如春。
  • 永怀:永远怀念。

翻译

坟上的草青青,坟下的母亲却不再起身。 草根仅仅从母亲处生长,其心意源自于儿子。 儿子的心意之所以萌发,并非因为黄土下的母亲。 母亲的恩德如同温暖的春天,如此深重,无法弥补。 在天地间永远怀念,不愿与草一同荣枯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坟上青草与坟下母亲的对比,深情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。诗中,“青青坟上草”与“坟下母不起”形成鲜明对比,突出了生命的脆弱与母爱的伟大。后文以“母德如阳春”比喻母爱的温暖与无私,强调了母恩的深重与无法回报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是对母爱最深切的颂歌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