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怀故园亲族

昔予遘天祸,负葬归东州。 寒暑倏流易,三载捷更筹。 微息幸犹续,壮志嗟已休。 譬之凝霜草,衰枯在九秋。 又似不材木,托根于林丘。 遭逢圣人朝,岩穴拔淹留。 遂忘不肖躯,感激昨来游。 故园日已远,荒垄谁为耰。 亲族忽若遗,有怀安所投。 兹身虽千里,梦寐常相求。 王程限南北,归路何悠悠。 不能似高鸟,去来云中由。 俯仰觉心伤,泪下如泉流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(gòu):遭遇。
  • 负葬:背负着棺材。
  • 东州:地名,具体指何处不详。
  • (shū):迅速。
  • 流易:流逝变化。
  • 更筹:古代计时的工具,这里指时间的流逝。
  • 微息:微弱的生命。
  • (jiē):叹息。
  • 凝霜草:比喻生命脆弱,如霜打的草。
  • 衰枯:衰败枯萎。
  • 九秋:深秋。
  • 不材木:不成材的树木。
  • 托根:扎根。
  • 岩穴:山洞,比喻隐居之地。
  • 拔淹留:被提拔,离开隐居之地。
  • 遂忘:于是忘记了。
  • 不肖躯:不才的身体,自谦之词。
  • 感激:感动。
  • 昨来游:指最近的经历。
  • 荒垄:荒废的田地。
  • (yōu):耕作。
  • 忽若遗:突然间好像被遗忘。
  • 有怀:有所思念。
  • 安所投:何处寄托。
  • 兹身:此身。
  • 王程:指朝廷的命令或行程。
  • 限南北:限制了南北的行程。
  • 悠悠:遥远。
  • 俯仰:低头抬头,形容时间短暂。
  • 泉流:泉水,比喻眼泪。

翻译

昔日我遭遇不幸,背负棺材回到东州。 时光迅速流逝,转眼已过三年。 我的生命虽微弱,但壮志已休。 就像那凝霜的草,在深秋衰败枯萎。 又如不成材的树,扎根在林丘之中。 幸逢圣明之朝,被提拔离开隐居之地。 于是忘记了不才的身体,感动于近来的游历。 故园已日渐远离,荒废的田地谁来耕作? 亲族突然间好像被遗忘,我心中的思念何处寄托? 虽然身在千里之外,梦里却常相寻。 王命限制了南北行程,归路多么遥远。 不能像高飞的鸟,自由地来去云中。 低头抬头间感到心伤,泪水如泉水般流淌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故园和亲族的深切思念,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感慨。诗中,“凝霜草”和“不材木”的比喻形象生动,反映了作者对生命脆弱和自身无用的深刻认识。通过对比昔日与现今,表达了时光流逝、壮志未酬的悲凉情感。诗的结尾处,以“俯仰觉心伤,泪下如泉流”直抒胸臆,情感真挚,令人动容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情感丰富,展现了明代诗人李舜臣的诗歌才华和深沉的情感世界。

李舜臣

李舜臣

明山东乐安人,字懋钦,一字梦虞,号愚谷,又号未村居士。嘉靖二年进士,除户部主事,出为江西提学佥事、南国子监司业,累官太仆寺卿,未履任而报罢。闲居二十年。性简重慎详,一意经术,谓汉儒去古未远,其说可信,又以六书正汉儒注疏舛误。有《愚谷集》。 ► 22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