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次螺江始闻萧伯玉大行奉使还里不及造访怅然有寄

千里劳书问,经途窅不闻。 谁云衣带水,能隔往来云。 清月犹悬梦,皇华独照君。 倚桡频欲寄,沙雁怅离群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舟次:船停泊的地方。
  • 螺江:地名,具体位置不详。
  • 萧伯玉:人名,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。
  • 大行:古代官职名,指大行台,是中央政府派驻地方的行政机构。
  • 奉使:奉命出使。
  • 还里:回到家乡。
  • 不及:没有来得及。
  • 造访:拜访。
  • 怅然:感到失意或不悦。
  • 有寄:有所寄托,指写诗表达情感。
  • 经途:经过的路途。
  • (yǎo):深远,这里指消息不通。
  • 衣带水:比喻水面狭窄,像衣带一样。
  • 往来云:比喻人们来往的频繁。
  • 清月:明亮的月亮。
  • 悬梦:挂在心头的梦想或思念。
  • 皇华:指皇帝的恩宠或荣耀。
  • 独照君:只照耀你,表示对某人的特别关注或思念。
  • 倚桡(ráo):靠着船桨,指在船上。
  • 频欲寄:频繁地想要寄信。
  • 沙雁:在沙滩上栖息的雁,常用来比喻离群的孤独。
  • 离群:离开群体,孤独。

翻译

船停在螺江时,我才开始听说萧伯玉这位大行官奉命出使后已经回到了家乡,我却没有来得及去拜访他,感到非常失意,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我的情感。

千里之外,我收到了他的书信,但经过的路途消息不通,谁说水面像衣带一样狭窄,就能隔断人们的往来呢?明亮的月亮依然挂在心头的梦想,皇帝的荣耀只照耀着你。我靠着船桨,频繁地想要寄信给你,但沙滩上的雁群却让我感到孤独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未能及时拜访朋友的遗憾和思念之情。诗中通过“衣带水”与“往来云”的对比,强调了距离并不能阻隔人们的情感交流。同时,“清月犹悬梦,皇华独照君”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其荣耀的赞美。最后,“沙雁怅离群”则以寓情于景的手法,抒发了作者因离群而感到的孤独和怅惘。

李之世

李之世,字长度,号鹤汀。新会东亭人。以麟子。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(一六〇六)举人。晚年始就琼山教谕,迁池州府推官。未几移疾罢归。著作极多,有《圭山副藏》、《剩山水房漫稿》、及《北游》、《南归》、《雪航》、《家园》、《泡庵》、《朱崖》、《息庵》、《水竹洞》、《不住庵》诸集。传世者有《鹤汀集》十卷,其中诗集七卷、文集二卷,卷一〇附录其弟李之标文度《凫渚集》。原刻《朱厓集》,一集《浮槎草》,二集《可庐草》,三集《歇园草》,四集《和苏草》,五集《韵语》,今已不传,惟附见于《鹤汀集》之中。《鹤汀集》前有李本宁《圭山副藏叙》、韩上桂《北游草叙》二文,可供参考。康熙《新会县志·艺文下》录其诗三十一首、清温汝能《粤东诗海》八首,《明诗纪事》六首。《鹤汀集》录有邑志小传、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二八一有传。 ► 135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