脱齿行

· 沈周
我齿食所系,食以系我生。 齿脱宁不忧,其系本非轻。 近来渐脱二,脱者尽之萌。 既脱不复留,留者亦难撑。 留如汎虚槎,脱如凿深坑。 编生如相辅,豁一傍须崩。 生食原相资,今作水火争。 妨食生必妨,死理端可明。 完业譬大族,恃子在守成。 其子无锢心,先荡黄金籯。 屋售继失居,田鬻还绝耕。 沟瘠谅在眼,身家同一倾。 触类有攸感,我赋脱齿行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汎虚槎(fàn xū chá):漂浮在水面上的空木筏。
  • 凿深坑:挖掘深坑。
  • 编生:指牙齿排列生长。
  • 豁一傍须崩:豁口一侧必然导致崩塌。
  • 水火争:比喻矛盾冲突。
  • 妨食生必妨:妨碍进食必然妨碍生命。
  • 完业:完整的家业。
  • 锢心:固执、守旧的心态。
  • 黄金籯(yíng):装黄金的箱子,比喻财富。
  • 沟瘠:沟壑中的瘦弱尸体,指贫困而死。
  • 触类有攸感:接触到类似的事物会有所感触。

翻译

我的牙齿是进食的关键,进食是为了维持我的生命。 牙齿脱落怎能不担忧,因为这关系到我的生存。 最近我的牙齿开始脱落,脱落是结束的开始。 一旦脱落就不会再停留,留下的也难以支撑。 留下的牙齿像漂浮在水面的空木筏,脱落的则像挖掘的深坑。 牙齿排列生长本应相辅相成,但一旦出现豁口,旁边必然崩塌。 进食和生命本是相互依赖,现在却像水火不容。 妨碍进食必然妨碍生命,死亡的道理显而易见。 完整的家业就像大家族,依靠子女来守成。 如果子女没有守旧的心态,先会挥霍掉财富。 房屋被卖掉后继而失去居所,田地被卖掉后断绝了耕作。 贫困而死的景象就在眼前,家庭和生命都将倾覆。 接触到类似的事物会有所感触,我因此写下了这首脱齿行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牙齿的脱落来比喻生命的脆弱和家业的衰败。诗人以牙齿的脱落为引子,深入探讨了生命与进食的关系,以及家业传承的重要性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,如“汎虚槎”、“凿深坑”等,形象地描绘了牙齿脱落的情景,同时也隐喻了生命的无常和家业的脆弱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家业的深刻思考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