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离意不拜赐张恢赃珠

· 沈周
清川弗纳浊,方枘不纳圆。 简珠虽云宝,秽得名莫全。 临恩所不拜,戒饮惩盗泉。 志士无苟取,炳然昭性天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方枘(ruì):方形的榫头,不能插入圆孔中。比喻两者不相合。
  • 简珠:指精选的珍珠,比喻珍贵之物。
  • 秽得:因不正当手段所得。
  • 戒饮惩盗泉:比喻拒绝接受不义之财。盗泉,古代泉名,传说孔子过盗泉,渴了也不饮其水,因为憎恶其名。
  • 炳然:明亮,显著。
  • 昭性天:指显露出本性的光明正大。

翻译

清澈的河流不接纳浑浊的水,方形的榫头不能插入圆孔。 精选的珍珠虽说是宝物,但若因不正当手段所得,其名声无法保全。 面对不应接受的恩赐,拒绝接受,以此戒备,如同不饮盗泉之水。 有志之士不会轻易取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,他们的本性光明正大,显著昭彰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,强调了道德的纯洁和正直。诗中“清川弗纳浊”和“方枘不纳圆”形象地表达了清白不容玷污、正直不容妥协的道德立场。后句通过“简珠”与“秽得”的对比,进一步阐释了即使珍贵如珍珠,若得之不义,亦不能保全其名。最后两句赞美了志士的廉洁自守,他们的行为光明磊落,彰显了高尚的品格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作者对道德纯洁性的坚持和对志士高尚品质的赞颂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