谒银瓶圣女祠

· 沈周
兰槁花不活,松拆枝亦伤。阿女爷所生,还有爷心肠。 爷亡女即死,女死家亦亡。银瓶本完物,随女井中藏。 井水夜夜飞虹光,千年不没银瓶娘。君不见赵家楼船海南破,孤儿又向波中堕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(yè):拜见。
  • 银瓶圣女祠:指供奉银瓶圣女的祠堂。
  • 兰槁 (lán gǎo):兰花枯萎。
  • (chāi):此处指松枝断裂。
  • 阿女 (ā nǚ):指银瓶圣女。
  • (yé):父亲。
  • 银瓶 (yín píng):此处指银制的瓶子,象征圣女的纯洁和牺牲。
  • 井中藏 (jǐng zhōng cáng):指银瓶随圣女一同沉入井中。
  • 飞虹光 (fēi hóng guāng):形容井水反射的光芒,如同彩虹飞舞。
  • 不没 (bù mò):不沉没,不消失。
  • 银瓶娘 (yín píng niáng):对银瓶圣女的尊称。
  • 赵家楼船 (zhào jiā lóu chuán):指赵家的船只,此处可能指历史事件。
  • 孤儿 (gū ér):失去父母的儿童。
  • 波中堕 (bō zhōng duò):落入水中。

翻译

兰花枯萎了,花朵不再生机勃勃;松枝断裂了,枝条也受到了伤害。这位女儿是父亲所生,她的心中还怀有父亲的心肠。父亲去世后,女儿也随之死去,女儿的死亡也导致了家族的灭亡。银瓶本是完整无缺的物品,却随着女儿一同沉入了井中。井水在夜晚反射出虹光,仿佛彩虹在夜空中飞舞,银瓶圣女的故事千年不衰,她的形象永不消失。你难道没听说赵家的楼船在海南被攻破,那失去父母的孤儿又落入了波涛之中吗?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兰花枯萎、松枝断裂的意象,象征了家族的衰败和个人的悲剧。诗中“阿女爷所生,还有爷心肠”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深情和忠诚,而“银瓶本完物,随女井中藏”则巧妙地将银瓶与圣女的命运紧密联系,展现了她的纯洁和牺牲。结尾处的“赵家楼船海南破,孤儿又向波中堕”则是对历史悲剧的隐喻,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。

沈周

沈周

沈周(1427年-1509年)字启南、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等,明朝画家,吴门画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 ► 10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