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严绅游兰溪

剡岭穷边海,君游别岭西。 暮云秋水阔,寒雨夜猿啼。 地僻秦人少,山多越路迷。 萧萧驱匹马,何处是兰溪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剡岭(shàn lǐng):地名,位于今浙江省嵊州市境内,是古代浙东与浙西的交通要道。
  • 秦人:这里指秦地的居民,泛指北方人。
  • 越路:指古代越国(今浙江一带)的道路。

翻译

你将前往那遥远的剡岭海边,独自游历到山的西边。 傍晚的云彩与秋水一同辽阔,寒雨中夜猿哀鸣。 那地方偏僻,秦地的人稀少,山峦重叠,越国的路容易迷失。 你骑着一匹马,萧萧地前行,何处才是你要找的兰溪?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友人严绅前往兰溪的旅途情景,通过“暮云秋水”、“寒雨夜猿”等意象,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。诗中“地僻秦人少,山多越路迷”进一步以地理环境的偏远和复杂,来象征旅途的艰难与迷茫。结尾的“何处是兰溪”则透露出对友人前路未知的关切与忧虑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。

武元衡

武元衡,唐代诗人、政治家,字伯苍。缑氏(今河南偃师东南)人。武则天曾侄孙。建中四年,登进士第,累辟使府,至监察御史,后改华原县令。德宗知其才,召授比部员外郎。岁内,三迁至右司郎中,寻擢御史中丞。顺宗立,罢为右庶子。宪宗即位,复前官,进户部侍郎。元和二年,拜门下侍郎平章事,寻出为剑南节度使。元和八年,征还秉政,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。赠司徒,谥忠愍。《临淮集》十卷,今编诗二卷。 ► 19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