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部同作
人闲宜岁晚,道者访幽期。
独与寒山别,行当暮雪时。
柏台辞汉主,竹寺寄潜师。
荷策知君待,开门笑我迟。
暮阶县雨足,寒吹绕松枝。
理辩尘心妄,经分梵字疑。
久承黄纸诏,曾赋碧云诗。
然诺惊相许,风流话所思。
筌忘心已默,磬发夜何其。
愿结求羊侣,名山从所之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岁晚:年末。
- 道者:指修行的人。
- 幽期:隐秘的约会。
- 柏台:古代官署名,这里指朝廷。
- 竹寺:指僧人居住的寺庙。
- 潜师:隐居的僧人。
- 荷策:拿着鞭子,指驾车。
- 暮阶:傍晚的台阶。
- 尘心:世俗的心思。
- 梵字:佛教经文。
- 黄纸诏:皇帝的诏书。
- 碧云诗:高雅的诗作。
- 然诺:答应,许诺。
- 筌忘:指忘却世俗的烦恼。
- 磬发:敲击磬的声音,指夜晚的时分。
- 求羊侣: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翻译
在人们闲暇的年末,修行的人来访隐秘的约会。 独自与寒山告别,正当暮雪纷飞时。 在朝廷中辞别汉主,将寄居于竹寺给隐居的僧人。 拿着鞭子等待你的到来,开门时我笑你来得迟。 傍晚的台阶上雨水充足,寒冷的风绕着松枝吹。 理论辩析世俗心思的虚妄,经文分析中对梵字有所疑惑。 长久承受皇帝的诏书,曾赋写高雅的诗作。 惊奇地答应了承诺,风流地谈论所思所想。 忘却世俗的烦恼,心已沉默,夜晚的磬声何其悠扬。 愿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,名山之中随心所欲地行走。
赏析
这首作品描绘了岁末时节,一位修行者在寒山与友人相会的情景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,如“暮雪时”、“寒吹绕松枝”,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越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,如“尘心妄”、“梵字疑”等句,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批判和对佛理的探求。最后,诗人表达了对志同道合朋友的渴望,以及对自由行走于名山的向往,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、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