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

惊湍流不极,夜度识云岑。 长带溪沙浅,时因山雨深。 方同七里路,更遂五湖心。 揭厉朝将夕,潺湲古至今。 花源君若许,虽远亦相寻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惊湍(jīng tuān):急流,湍急的水流。
  • 云岑(yún cén):云雾缭绕的山峰。
  • 长带溪沙浅:形容溪水如长带,沙滩浅显。
  • 方同七里路:仿佛与七里路相同,指路途遥远。
  • 五湖心:指五湖(太湖的别称)的中心,泛指江南水乡。
  • 揭厉(jiē lì):揭开帷幕,形容天色渐明。
  • 潺湲(chán yuán):水流声,形容水声悠长。
  • 花源:桃花源的简称,指理想中的隐居地。

翻译

急流不息,夜行中辨识云雾缭绕的山峰。 溪水如长带,沙滩浅显,时而因山雨而深沉。 路途仿佛与七里路相同,更向五湖之心进发。 天色渐明至黄昏,古至今水声悠长。 若花源之地您允许,即使遥远我也愿相寻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夜行荆溪的景象,通过“惊湍”、“云岑”等意象展现了山水的壮美与神秘。诗中“长带溪沙浅”与“时因山雨深”形成对比,生动描绘了溪水的变化。后句以“七里路”与“五湖心”暗示了旅途的遥远与心之所向。结尾表达了对理想隐居地的向往,即使路途遥远也愿追寻,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。

皇甫冉

皇甫冉

皇甫冉,字茂政,润州丹阳(今江苏镇江)人,唐代诗人。先世居甘肃泾州。天宝十五年进士。曾官无锡尉,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,终左拾遗、右补阙。其诗清新飘逸,多飘泊之感。 ► 22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