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王绪剡中

不见关山去,何时到郯中。 已闻成竹木,更道长儿童。 篱落云常聚,村墟水自通。 朝朝忆玄度,非是对清风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关山:古代指边塞要地,这里泛指旅途中的艰险路途。
  • 郯中:地名,今山东省郯城县,这里指王绪要去的地方。
  • 成竹木:指已经长大的竹子和树木,比喻王绪已经成年。
  • 长儿童:指儿童已经长大,这里比喻王绪已经成熟。
  • 篱落:篱笆,围墙。
  • 村墟:村庄。
  • 玄度:指高深的道理或境界,这里可能指王绪的学问或品格。

翻译

看不到你离开关山的身影,何时才能到达郯中呢? 听说你已经像成年的竹木一样成熟,孩子们也都长大了。 篱笆边的云彩常常聚集,村庄的水流自然相通。 每天都在想念你的高深境界,不是仅仅对着清风就能表达的。

赏析

这首诗是皇甫冉送别王绪前往郯中时所作。诗中通过“关山”、“郯中”等地理名词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心和期待。诗中“成竹木”、“长儿童”等比喻,形象地描绘了王绪的成长和变化。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王绪的深切思念和对其学问或品格的赞赏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。

皇甫冉

皇甫冉

皇甫冉,字茂政,润州丹阳(今江苏镇江)人,唐代诗人。先世居甘肃泾州。天宝十五年进士。曾官无锡尉,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,终左拾遗、右补阙。其诗清新飘逸,多飘泊之感。 ► 22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