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只有击打石头,才会有火花;如果不击打,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。
人也是这样,只有通过学习,才能掌握知识;如果不学习,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。
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,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。
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,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“少年”吗?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乃:才。
- 元:原本,本来。
- 道:道理,知识。
- 非自然: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得到的。
- 己运:自己努力。
- 他得:别人得到的。
- 贤:才能,优点。
- 青春:年轻时期。
- 岂能:怎能。
翻译
只有击打石头,才会有火花;如果不击打,连一点儿烟也不会有。 人也是这样,只有通过学习,才能掌握知识;不学习的话,知识不会自己钻进你的脑袋。 任何事情都必须自己去实践,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。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,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“少年”吗?
赏析
这首诗以击石取火为喻,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。诗中,“击石乃有火,不击元无烟”一句,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,也是对学习过程的隐喻。后文通过对比“人学始知道,不学非自然”,强调了学习对于获取知识的必要性。最后两句“青春须早为,岂能长少年”,则是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持续努力的呼唤,表达了诗人对学习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