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张六谏议归朝

诏书前日下丹霄,头戴儒冠脱皂貂。 笛怨柳营烟漠漠,云愁江馆雨萧萧。 鸳鸿得路争先翥,松柏凌寒独后凋。 归去朝端如有问,玉关门外老班超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诏书(zhào shū):皇帝颁发的命令或文告。
  • 丹霄(dān xiāo):指天空,比喻朝廷。
  • 儒冠(rú guān):古代儒生的帽子,代指儒生或文官。
  • 皂貂(zào diāo):黑色的貂皮,指贵重的服饰。
  • 柳营(liǔ yíng):柳树成荫的营地,此处指军营。
  • 烟漠漠(yān mò mò):烟雾弥漫的样子。
  • 江馆(jiāng guǎn):江边的馆舍。
  • 雨萧萧(yǔ xiāo xiāo):雨声细小而连续。
  • 鸳鸿(yuān hóng):比喻贤士。
  • 得路(dé lù):找到道路,比喻得到机会。
  • 争先翥(zhēng xiān zhù):争相飞翔,比喻争先恐后。
  • 松柏(sōng bǎi):常绿树,象征坚贞不屈。
  • 凌寒(líng hán):在寒冷中挺立,比喻坚韧不拔。
  • 独后凋(dú hòu diāo):最后凋零,比喻坚守到最后。
  • 朝端(cháo duān):朝廷。
  • 玉关(yù guān):玉门关,古代边关名。
  • 老班超(lǎo bān chāo):班超,东汉名将,晚年曾请求归朝。

翻译

皇帝的诏书前些天下达,你脱下了儒生的帽子和黑色的貂皮大衣。军营中柳树下的笛声带着哀怨,烟雾弥漫;江边馆舍上空,云雾缭绕,细雨绵绵。贤士们得到机会,争相飞翔;而松柏在寒冷中挺立,最后才凋零。当你回到朝廷,如果有人问起,就说你像玉门关外的班超一样,老当益壮。

赏析

这首诗是武元衡送别张六谏议归朝的作品,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朝的喜悦与对友人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。诗中“笛怨柳营烟漠漠,云愁江馆雨萧萧”以景寓情,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不失壮美的氛围。后两句以“鸳鸿得路争先翥,松柏凌寒独后凋”作比,既展现了贤士们争先恐后的进取精神,又突出了松柏在寒冷中坚守的坚韧品质。结尾以班超自比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朝后能够继续发挥作用的期望。

武元衡

武元衡,唐代诗人、政治家,字伯苍。缑氏(今河南偃师东南)人。武则天曾侄孙。建中四年,登进士第,累辟使府,至监察御史,后改华原县令。德宗知其才,召授比部员外郎。岁内,三迁至右司郎中,寻擢御史中丞。顺宗立,罢为右庶子。宪宗即位,复前官,进户部侍郎。元和二年,拜门下侍郎平章事,寻出为剑南节度使。元和八年,征还秉政,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。赠司徒,谥忠愍。《临淮集》十卷,今编诗二卷。 ► 19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