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暮郊居寄朱舍人

幽深不让子真居,度日闲眠世事疏。 春水满池新雨霁,香风入户落花馀。 目随鸿雁穷苍翠,心寄溪云任卷舒。 回首知音青琐闼,何时一为荐相如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幽深:深邃隐蔽。
  • 不让:不亚于。
  • 子真:指隐士。
  • 度日:过日子。
  • 闲眠:悠闲地睡觉。
  • 世事疏:对世事不关心。
  • (jì):雨后天晴。
  • 香风:带有花香的风。
  • 入户:进入屋内。
  • :同“余”,剩余。
  • 目随鸿雁:目光随着飞翔的鸿雁移动。
  • 穷苍翠:尽览苍翠之景。
  • 心寄溪云:心随溪流和云彩。
  • 任卷舒:任其自然地变化。
  • 青琐闼(tà):古代宫门上的青色连环花纹,这里指宫门。
  • 荐相如:推荐像司马相如那样的人才。

翻译

我的居所幽深隐蔽,不亚于隐士的居处,我在这里悠闲地度日,对世事漠不关心。春雨过后,池塘里满是新水,花香随着风飘进屋内,落花还留有余香。我的目光随着飞翔的鸿雁,尽览苍翠的景色,心随着溪流和云彩自然地变化。回首望向那知音所在的宫门,不知何时能推荐像司马相如那样的人才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郊外的宁静生活,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。诗中“幽深不让子真居”一句,既展现了诗人居所的幽静,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后文通过对春雨、花香、落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,进一步以景抒情,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。结尾的“回首知音青琐闼,何时一为荐相如”则流露出诗人对知音和功名的期待,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

武元衡

武元衡,唐代诗人、政治家,字伯苍。缑氏(今河南偃师东南)人。武则天曾侄孙。建中四年,登进士第,累辟使府,至监察御史,后改华原县令。德宗知其才,召授比部员外郎。岁内,三迁至右司郎中,寻擢御史中丞。顺宗立,罢为右庶子。宪宗即位,复前官,进户部侍郎。元和二年,拜门下侍郎平章事,寻出为剑南节度使。元和八年,征还秉政,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。赠司徒,谥忠愍。《临淮集》十卷,今编诗二卷。 ► 19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