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超上人归天台
天台山最高,动蹑赤城霞。
何以静双目,扫山除妄花。
何以洁其性,滤泉去泥沙。
灵境物皆直,万松无一斜。
月中见心近,云外将俗赊。
山兽护方丈,山猿捧袈裟。
遗身独得身,笑我牵名华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动蹑(niè):轻步行走。
- 赤城霞:指天台山的美丽景色,赤城是天台山的别称。
- 妄花:比喻世间的虚幻诱惑。
- 滤泉:过滤泉水,比喻净化心灵。
- 灵境:指天台山这样的神圣之地。
- 万松无一斜:形容松树都直立,比喻环境纯净。
- 心近:心灵接近。
- 将俗赊(shē):远离尘世。
- 山兽护方丈:山中的野兽守护着寺庙。
- 山猿捧袈裟:山中的猿猴尊敬地捧着僧人的袈裟。
- 遗身:指超脱世俗。
- 牵名华:被名利所牵绊。
翻译
天台山是最高的山峰,我轻步行走仿佛踏着赤城的霞光。 如何让双目清净,扫除山间的虚幻诱惑。 如何保持本性的纯洁,过滤泉水去除泥沙。 在这神圣之地,万物都显得正直,万棵松树无一倾斜。 在月光下,心灵感到亲近,云外则远离了尘世的喧嚣。 山中的野兽守护着寺庙,山猿尊敬地捧着僧人的袈裟。 超脱世俗,我独自得到这份超然,笑我曾被名利所牵绊。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超上人归隐天台山的情景,通过对比世俗与灵境,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、追求心灵纯净的向往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,如“赤城霞”、“灵境”、“万松”等,营造出一个神圣而纯净的世界。通过对“妄花”、“泥沙”的扫除和过滤,象征性地表达了净化心灵的过程。最后,诗人以自嘲的口吻,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态度,体现了其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