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体五首

同声自相应,体质不必齐。 谁知贾人铎,能使大乐谐。 铿锵发宫徵,和乐变其哀。 人神既昭享,凤鸟亦下来。 岂非至贱物,一奏升天阶。 物情苟有合,莫问玉与泥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同声:相同的声音。
  • 相应:互相呼应。
  • 体质:这里指声音的本质或特性。
  • 贾人:商人。
  • :古代的一种乐器,类似铃铛。
  • 大乐:宏大的音乐,指宫廷音乐。
  • :和谐。
  • 铿锵:形容声音响亮有力。
  • 宫徵:古代五音中的宫音和徵音,这里泛指音乐。
  • 和乐:和谐的音乐。
  • 人神:人和神。
  • 昭享:明显地享受。
  • 凤鸟:传说中的神鸟,象征吉祥。
  • 至贱物:极其低贱的东西。
  • 升天阶:比喻地位或境界的提升。
  • 物情:事物的本性或道理。
  • 玉与泥:比喻贵贱之分。

翻译

相同的声音自然会互相呼应,声音的本质不必完全一致。谁能想到商人的铎声,竟能让宏大的宫廷音乐和谐。铿锵有力的音乐响起,和谐的旋律改变了原有的哀伤。人和神都明显地享受着这音乐,连凤鸟也飞下来聆听。这岂不是说明,即使是极其低贱的东西,一旦奏响也能提升到天界的台阶。事物的本性如果相合,就不必在意它是玉还是泥。

赏析

这首诗通过音乐的比喻,表达了作者对于事物本质和价值的深刻理解。诗中,“同声自相应”一句,既是对音乐现象的描述,也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共鸣。而“贾人铎”与“大乐谐”的对比,则突显了即使是平凡之物,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。最后,“物情苟有合,莫问玉与泥”更是强调了事物的内在价值不应以外在的贵贱来衡量,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
韦应物

韦应物

韦应物,中国唐代诗人。汉族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今传有10卷本《韦江州集》、两卷本《韦苏州诗集》、10卷本《韦苏州集》。散文仅存一篇。因出任过苏州刺史,世称“韦苏州”。诗风恬淡高远,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。 ► 5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