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度律师同居东斋院

释子喜相偶,幽林俱避喧。 安居同僧夏,清夜讽道言。 对阁景恒晏,步庭阴始繁。 逍遥无一事,松风入南轩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释子:指僧人。
  • 相偶:相伴。
  • 幽林:幽静的树林。
  • 避喧:避开喧嚣。
  • 安居:安稳居住。
  • 僧夏:僧人的夏季,这里指僧人的生活。
  • 清夜:清静的夜晚。
  • 讽道言:诵读佛经或讨论佛法。
  • 对阁:面对阁楼。
  • 景恒晏:景色总是宁静。
  • 步庭:在庭院中散步。
  • 阴始繁:树荫开始变得茂密。
  • 逍遥:自由自在,无拘无束。
  • 松风:松树间吹来的风。
  • 南轩:南面的窗户或走廊。

翻译

僧人喜欢相伴,与幽静的树林一同避开尘世的喧嚣。 安稳地居住,如同僧人的夏季生活,清静的夜晚诵读佛经,讨论佛法。 面对阁楼的景色总是那么宁静,庭院中的树荫开始变得茂密。 自由自在,无拘无束,只有松树间吹来的风,轻轻地吹入南面的窗户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应物与僧人共居东斋院的宁静生活。诗中,“幽林俱避喧”一句,既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环境的喜爱,也反映了他对尘世喧嚣的避讳。通过“安居同僧夏,清夜讽道言”的描写,诗人展现了自己与僧人共同生活的场景,以及在清静夜晚探讨佛法的情景。最后两句“逍遥无一事,松风入南轩”则进一步以松风入窗的细节,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,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、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。

韦应物

韦应物

韦应物,中国唐代诗人。汉族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今传有10卷本《韦江州集》、两卷本《韦苏州诗集》、10卷本《韦苏州集》。散文仅存一篇。因出任过苏州刺史,世称“韦苏州”。诗风恬淡高远,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。 ► 5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