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剑行

千年土中两刃铁,土蚀不入金星灭。沈沈青脊鳞甲满,蛟龙无足蛇尾断。 忽欲飞动中有灵,豪士得之敌国宝。仇家举意半夜鸣,小儿女子不可近。 龙蛇变化此中隐,夏云奔走雷阗阗,恐成霹雳飞上天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刃铁:指剑。
  • 金星:指剑身上的星点,古代剑上常有星点装饰。
  • 沈沈:深沉的样子。
  • 青脊:指剑身。
  • 鳞甲:比喻剑身上的纹理。
  • 蛟龙:传说中的水中神兽。
  • 豪士:豪迈的士人。
  • 敌国宝:指非常珍贵的宝物。
  • 举意:起意,指有意图。
  • 龙蛇变化:比喻剑的神奇变化。
  • 雷阗阗:雷声滚滚。
  • 霹雳:雷电。

翻译

在千年土中埋藏的两刃铁剑,即使土蚀也无法侵入,剑身上的金星依然闪耀。剑身深沉如青脊,布满了鳞甲般的纹理,仿佛蛟龙虽无足,蛇尾却已断。

剑似乎忽然想要飞动,其中蕴含着灵性,豪迈的士人得到它,视之为敌国的珍宝。仇家一旦起了恶意,半夜剑鸣,小孩子和女子不可靠近。

剑中隐藏着龙蛇般的神奇变化,夏日的云奔走如同雷声滚滚,恐怕剑会化作霹雳,飞向天际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把历经千年、蕴含神秘力量的古剑。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,展现了剑的非凡之处和潜在的威力。剑身上的金星、鳞甲纹理,以及剑中隐含的龙蛇变化,都赋予了剑以生命和灵性。诗的结尾以夏云奔走、雷声滚滚的景象,预示着剑可能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力量,充满了神秘和敬畏之情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对古剑的赞美和对未知力量的敬畏。

韦应物

韦应物

韦应物,中国唐代诗人。汉族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今传有10卷本《韦江州集》、两卷本《韦苏州诗集》、10卷本《韦苏州集》。散文仅存一篇。因出任过苏州刺史,世称“韦苏州”。诗风恬淡高远,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。 ► 5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