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归蜀留献恩地仆射二首

· 姚鹄
江上长思狎钓翁,此心难与昨心同。 自承丘壑新恩重,已分烟霞旧隐空。 龙变偶因资巨浪,鸟飞谁肯借高风。 应怜死节无门效,永叹潜怀似转蓬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狎钓翁:亲近的钓鱼老者。
  • 丘壑:指隐居的山林。
  • 烟霞:指山水景色,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。
  • 龙变:指龙的变化,比喻人的命运或境遇的巨大变化。
  • 鸟飞:比喻人的远行或高飞。
  • 死节:指为忠于国家或君主而死。
  • 潜怀:隐藏在心中的情感或想法。
  • 转蓬:随风转动的蓬草,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。

翻译

长久以来,我常常思念那位亲近的钓鱼老者,但此刻的心情已与往日不同。自从接受了山林中新恩的重大使命,我已决心放弃过去隐居的空幻生活。龙的变化偶尔因为巨浪而发生,鸟的飞翔又有谁能借助高风呢?我应该珍惜为国捐躯的机会,却无人效仿,内心深处感到长久的叹息,如同随风转动的蓬草一般漂泊不定。

赏析
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,以及对新接受的使命的决心和忧虑。诗中,“狎钓翁”和“烟霞”代表了诗人向往的宁静生活,而“丘壑新恩”和“龙变”则暗示了诗人面临的重大责任和命运的转变。末句“应怜死节无门效,永叹潜怀似转蓬”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忠诚与牺牲的思考,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命运的深刻感悟。

姚鹄

唐蜀中人,字居云。早年居蜀,常出入公卿间。武宗会昌三年,以李德裕荐,登进士第。懿宗咸通十一年,累官至台州刺史。为诗清拔。有集。 ► 3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