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言

洪炉炽炭燎一毛,大鼎炊汤沃残雪。疾影随形不觉至,千钧引缕不知绝。 未若同心言,一言和同解千结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洪炉:大火炉。
  • 炽炭:烧红的炭。
  • :烧。
  • 大鼎:古代的大锅。
  • 炊汤:烧热水。
  • :浇。
  • 残雪:剩余的雪。
  • 疾影:快速移动的影子。
  • 随形:随着物体的形状。
  • 千钧:形容重量极大,钧是古代重量单位,一钧约等于三十斤。
  • 引缕:牵引细线。
  • 同心言:心意相通的话。
  • 和同:和谐一致。
  • 解千结:解开许多结,比喻解决复杂的问题。

翻译

大火炉中烧红的炭烧掉一根毛,大锅里烧的热水浇在剩余的雪上。快速移动的影子随着物体的形状不知不觉地到来,牵引着千钧重的细线却不知道它何时会断。 不如心意相通的话,一句话和谐一致就能解开许多结。

赏析

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言语的力量和沟通的重要性。诗中,“洪炉炽炭燎一毛”和“大鼎炊汤沃残雪”形象地描绘了极端的力量对比,而“疾影随形不觉至”和“千钧引缕不知绝”则巧妙地表达了事物发展的迅速和不可预测性。最后,诗人提出“同心言”的重要性,强调了言语的力量可以解决复杂的问题,体现了沟通和理解的价值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象鲜明,寓意深远。

韦应物

韦应物

韦应物,中国唐代诗人。汉族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今传有10卷本《韦江州集》、两卷本《韦苏州诗集》、10卷本《韦苏州集》。散文仅存一篇。因出任过苏州刺史,世称“韦苏州”。诗风恬淡高远,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。 ► 5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