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

令节寰宇泰,神都佳气浓。 赓歌禹功盛,击壤尧年丰。 九奏碧霄里,千官皇泽中。 南山澄凝黛,曲水清涵空。 金玉美王度,欢康谣国风。 睿文垂日月,永与天无穷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令节:佳节,指九日重阳节。
  • 寰宇:整个宇宙,此指天下。
  • 神都:指京城,即帝都。
  • 赓歌:继续歌唱,此指歌颂。
  • 禹功:大禹治水的功绩。
  • 击壤:古代的一种游戏,此指太平盛世。
  • 尧年:尧帝的时代,比喻太平盛世。
  • 九奏:古代音乐的一种形式,指九种不同的音乐演奏。
  • 碧霄:青天,高空。
  • 千官:众多的官员。
  • 皇泽:皇帝的恩泽。
  • 南山:终南山,在长安(今西安)南面。
  • 澄凝黛:形容山色青翠,如同凝固的黛色。
  • 曲水:弯曲的河流。
  • 清涵空:清澈见底,仿佛涵养着天空。
  • 金玉:比喻美好的品德和制度。
  • 王度:帝王的气度。
  • 欢康谣:欢乐和平安宁的歌谣。
  • 国风:国家的风气。
  • 睿文:明智的文治。
  • 垂日月:比喻光辉照耀,永存不灭。
  • 无穷:没有尽头,永恒。

翻译

在重阳佳节,天下太平,京城的气氛格外浓郁。我们继续歌颂大禹的伟大功绩,击壤游戏象征着尧帝时代的丰收与和平。九种音乐在高空回荡,众多官员沐浴在皇帝的恩泽之中。终南山青翠如凝固的黛色,弯曲的河流清澈见底,仿佛涵养着天空。美好的品德和制度如同金玉一般,欢乐和平安宁的歌谣传唱着国家的风气。明智的文治如同日月般光辉照耀,将永远与天地同在,无穷无尽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佳节时天下太平、京城繁荣的景象,通过歌颂大禹的功绩和尧帝时代的丰收,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,如“九奏碧霄里”、“南山澄凝黛”、“曲水清涵空”,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祥和的氛围。结尾处“睿文垂日月,永与天无穷”则寄托了对国家长治久安、文治光明的深切期望。

武元衡

武元衡,唐代诗人、政治家,字伯苍。缑氏(今河南偃师东南)人。武则天曾侄孙。建中四年,登进士第,累辟使府,至监察御史,后改华原县令。德宗知其才,召授比部员外郎。岁内,三迁至右司郎中,寻擢御史中丞。顺宗立,罢为右庶子。宪宗即位,复前官,进户部侍郎。元和二年,拜门下侍郎平章事,寻出为剑南节度使。元和八年,征还秉政,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。赠司徒,谥忠愍。《临淮集》十卷,今编诗二卷。 ► 19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