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畅当

寇贼起东山,英俊方未闲。 闻君新应募,籍籍动京关。 出身文翰场,高步不可攀。 青袍未及解,白羽插腰间。 昔为琼树枝,今有风霜颜。 秋郊细柳道,走马一夕还。 丈夫当为国,破敌如摧山。 何必事州府,坐使鬓毛斑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寇贼:强盗,贼寇。
  • 英俊:才智出众的人。
  • 未闲:没有空闲,指忙于应对寇贼。
  • 应募:响应征召。
  • 籍籍:形容名声大,声名显赫。
  • 京关:京城,指长安。
  • 文翰场:指文学或文职的领域。
  • 高步:高远的步伐,比喻地位高或才能卓越。
  • 不可攀:难以企及。
  • 青袍:古代官员的服饰,这里指官员的身份。
  • 白羽:白色的羽毛,常用来装饰箭矢或帽子,象征武将。
  • 琼树枝: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。
  • 风霜颜:经历了风霜的面容,比喻经历了艰难困苦。
  • 细柳道:两旁种有柳树的道路,常用来形容军队的行列。
  • 走马:骑马疾行。
  • 一夕还:一夜之间返回。
  • 破敌:击败敌人。
  • 摧山:比喻力量强大,能够摧毁山岳。
  • 州府:州和府,指地方行政机构。
  • 鬓毛斑:鬓角的头发变白,比喻年老。

翻译

东山上的寇贼兴起,英勇才俊们正忙于应对。听说你响应了征召,声名在京城大噪。你出身于文学领域,地位高不可攀。还未脱下官员的青袍,腰间已插上了象征武将的白羽。昔日你是美好的琼树枝,如今却有了经历风霜的面容。在秋天的细柳道上,你骑马一夜之间就能返回。大丈夫应当为国家效力,击败敌人如同摧毁山岳。何必在州府中忙碌,以至于让鬓角的头发变白呢?

赏析

这首诗是韦应物写给畅当的,表达了对畅当英勇从军的赞赏和对为国家效力的推崇。诗中,“寇贼起东山”描绘了动荡的时局,而“英俊方未闲”则凸显了畅当等人的忙碌与责任。通过“青袍未及解,白羽插腰间”的对比,诗人展现了畅当从文职到武将的转变,以及他为国家不惜牺牲个人安逸的决心。最后,诗人以“丈夫当为国,破敌如摧山”来强调为国家效力的重要性,并质疑在州府中忙碌而使鬓发斑白的意义,体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思考。

韦应物

韦应物

韦应物,中国唐代诗人。汉族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今传有10卷本《韦江州集》、两卷本《韦苏州诗集》、10卷本《韦苏州集》。散文仅存一篇。因出任过苏州刺史,世称“韦苏州”。诗风恬淡高远,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。 ► 5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