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理西斋寄丘员外
前岁理西斋,得与君子同。
迨兹已一周,怅望临春风。
始自疏林竹,还复长榛丛。
端正良难久,芜秽易为功。
援斧开众郁,如师启群蒙。
庭宇还清旷,烦抱亦舒通。
海隅雨雪霁,春序风景融。
时物方如故,怀贤思无穷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迨(dài):及,到。
- 芜秽:指荒废,杂草丛生。
- 援斧:拿起斧头。
- 群蒙:指众多未启蒙的人。
- 清旷:清静而开阔。
- 烦抱:心中的烦恼。
- 霁(jì):雨雪停止,天气放晴。
- 春序:春天的时节。
- 时物:当时的景物。
- 怀贤:怀念贤人。
翻译
前年我整理西边的书房,得以与你这位君子共享。 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,我怅然望着春风。 起初是从稀疏的竹林开始,现在又回到了茂密的灌木丛。 保持端正美好不易长久,而荒废杂草却容易生长。 我拿起斧头开垦这片郁郁葱葱,就像老师启蒙众多未开化的人。 庭院再次变得清静开阔,心中的烦恼也得以舒解。 海边的雨雪已经停止,春天的景色开始融合。 当时的景物依旧如故,我怀念贤人的思绪无穷无尽。
赏析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友人共处的怀念,以及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感慨。诗中,“迨兹已一周”标志着时间的流逝,而“怅望临春风”则透露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怅惘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如“疏林竹”与“长榛丛”,诗人展现了环境的变迁,并借此反映出人事的更迭。最后,诗人通过对“时物”和“怀贤”的思考,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和贤人朋友的深切怀念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展现了韦应物诗歌的典型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