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院泉

· 修睦
澄澈照人胆,深山只一般。 来难穷处所,心去助波澜。 砌曲夜声苦,窗虚客梦阑。 无心谁肯爱,时有老僧看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澄澈:清澈透明。
  • 照人胆:形容泉水清澈到能映照出人的胆量,比喻清澈见底。
  • 深山:偏远的山中。
  • 穷处所:指泉水的源头或深处。
  • 助波澜:增加水面的波动。
  • 砌曲:曲折的台阶。
  • 夜声苦:夜晚的声音显得凄凉。
  • 窗虚:窗户空旷,无人。
  • 客梦阑:旅客的梦境结束,醒来。
  • 无心:无意,不关心。
  • 老僧:年老的和尚。

翻译

清澈的泉水映照着人的胆量,它深藏在山中,与世无争。 要找到它的源头实属不易,心思若去,只会增添水面的波澜。 曲折的台阶上,夜晚的声音显得凄凉,空旷的窗户旁,旅客的梦境已经结束。 这样无心的泉水,谁会去爱惜呢?只有时常有老僧来此观看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通过对僧院泉的描绘,展现了泉水的清澈与深山的幽静。诗中,“澄澈照人胆”一句,既形容了泉水的清澈,又隐喻了其深邃不可测的特性。后文通过“来难穷处所,心去助波澜”表达了寻找泉水源头的困难,以及人心若动,只会扰乱自然的平静。夜晚的凄凉声和空旷的窗户,进一步加深了僧院的孤寂氛围。结尾的“无心谁肯爱,时有老僧看”则突出了泉水的被忽视,以及老僧对它的关注,形成鲜明对比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尘世纷扰的淡漠。

修睦

唐末五代初僧,号楚湘。唐昭宗光化间,任庐山僧正。与贯休、齐己、虚中、处默等为诗友。五代初,应吴国征辟赴金陵。后死于朱瑾之难。修睦以诗名,尤长于近体,多咏僧居生活。有《东林集》,已佚。 ► 31篇诗文

修睦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