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东郊

闲看秋水心无事,卧对寒松手自栽。 庐岳高僧留偈别,茅山道士寄书来。 燕知社日辞巢去,菊为重阳冒雨开。 浅薄将何称献纳,临岐终日自迟回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闲看:悠闲地观看。
  • 秋水:秋天的水,这里指秋天的景色。
  • 卧对:躺着面对。
  • 寒松:寒冷中的松树。
  • 手自栽:亲手种植。
  • 庐岳:庐山,位于江西省。
  • 高僧:有高深修行的僧人。
  • 留偈别:留下诗句作为告别。
  • 茅山:位于江苏省,道教名山。
  • 道士:道教的修行者。
  • 寄书来:寄来书信。
  • 燕知社日:燕子知道社日的到来。社日,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。
  • 辞巢去:离开巢穴飞走。
  • 菊为重阳:菊花为了重阳节而开放。重阳,农历九月初九,有赏菊的习俗。
  • 冒雨开:在雨中开放。
  • 浅薄:指学识或才能不足。
  • 称献纳:称颂并贡献。
  • 临岐:面临分别的路口。
  • 终日自迟回:整天徘徊不前。

翻译

悠闲地观赏秋天的景色,心中无忧无虑,躺着面对自己亲手种植的寒松。庐山的高僧留下诗句作为告别,茅山的道士寄来了书信。燕子知道社日的到来,离开巢穴飞走,菊花为了重阳节在雨中开放。我的学识浅薄,不知如何称颂并贡献,面临分别的路口,整天徘徊不前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秋日东郊的宁静景象,通过“闲看秋水”、“卧对寒松”等句,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。诗中提及庐岳高僧和茅山道士,增添了诗的宗教色彩和哲理意味。后两句通过燕子和菊花的自然现象,隐喻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离别。结尾的“浅薄将何称献纳,临岐终日自迟回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不足的谦逊,以及面对人生选择时的犹豫和无奈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。

皇甫冉

皇甫冉

皇甫冉,字茂政,润州丹阳(今江苏镇江)人,唐代诗人。先世居甘肃泾州。天宝十五年进士。曾官无锡尉,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,终左拾遗、右补阙。其诗清新飘逸,多飘泊之感。 ► 22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