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李观
谁言形影亲,灯灭影去身。
谁言鱼水欢,水竭鱼枯鳞。
昔为同恨客,今为独笑人。
舍予在泥辙,飘迹上云津。
卧木易成蠹,弃花难再春。
何言对芳景,愁望极萧晨。
埋剑谁识气,匣弦日生尘。
愿君语高风,为余问苍旻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形影亲:形容关系亲密,如同形影不离。
- 鱼水欢:比喻关系和谐,如同鱼和水的关系。
- 同恨客:共同经历困苦或不幸的朋友。
- 独笑人:独自快乐的人,与“同恨客”相对。
- 泥辙:泥泞的车辙,比喻困境。
- 云津:天河,比喻高远或理想之地。
- 卧木:横卧的树木,比喻废弃不用。
- 蠹(dù):蛀虫,这里指被蛀蚀。
- 弃花:被遗弃的花朵。
- 芳景:美好的景色。
- 萧晨:凄凉的早晨。
- 埋剑:比喻有才能而不被发现。
- 匣弦:指放置在匣中的琴弦,比喻才能被埋没。
- 苍旻(mín):苍天。
翻译
谁说形影不离就是亲密,灯一灭,影子就离身而去。 谁说鱼和水的关系和谐,水一干,鱼就失去了生命。 过去我们曾是共同经历困苦的朋友,现在我却成了独自快乐的人。 我曾被困在泥泞的车辙中,现在却飘向了理想的天河。 横卧的树木容易成为蛀虫的食物,被遗弃的花朵难以再次迎来春天。 面对这美好的景色,我为何满怀愁绪,望着凄凉的早晨。 我的才能像被埋藏的剑,无人能识,琴弦在匣中也日渐积尘。 希望你能传达我的高远志向,为我向苍天询问。
赏析
这首诗通过对“形影亲”、“鱼水欢”等常见比喻的反转,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。诗中,“同恨客”与“独笑人”的对比,突显了诗人从共患难到独自面对生活的转变。后半部分则通过“卧木”、“弃花”等意象,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渴望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。